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中的數據為自然環境中的背景輻射值,和日本排放核處理水無關。(2)專家表示,根據目前日本報告上的數據來看,其排放的含氚廢水並不會對周遭海域造成影響,但須注意長期下來,過濾、稀釋設備的效率是否變差。
網傳「再見了海鮮:10月11日各沿海城市的核輻射值測定如下」的訊息,主要列出中國各沿海城市的核輻射值,暗示在日本排放核處理水後核輻射值變高、對人體產生危害。專家解釋,傳言中的數據為自然環境中的背景輻射值,和日本排放核處理水無關,更和能不能吃海鮮無關;關於日本排放核處理水的問題,專家表示,目前日本核處理水的含氚活度是每公升 1500 貝克,遠低於日本一般核電廠的每公升 6 萬貝克和台灣的每公升 5 萬貝克之排放標準,再加上進入海洋後會再被稀釋,並不會對周遭海域造成影響,但長時間下來,核處理水的過濾、稀釋設備效率是否會變差,多久定期更新,這是專家關心的問題。
中國沿海沿海城市的核輻射值?海鮮不能吃?
原始謠傳版本:
再見了海鮮:10月11日各沿海城市的核輻射值測定如下: 天津icon為74,河北秦皇島唐山滄州icon為76,遼寧大連icon為108營口葫蘆島icon為96,上海icon為97,江蘇連雲港鹽 鹽城南通為101,浙江寧波舟山嘉興溫州icon為109,福建福州夏令營泉州寧德icon為102,山東煙台青島日照威海為106,廣東珠海汕頭深圳湛江為123,廣西北海防城港icon為89,海南三亞海口為92。 依照國際標準,高於100對人體即產生嚴重危害。海鮮絕對不能再吃了,再見了海鮮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網傳訊息中的數據來源為何?
(一)查核記者以關鍵字在百度、抖音等中國平台進行搜尋,查找到此訊息有許多版本,只是差在日期及各城市數據不同,自日本開始排放核處理水後,就有一些自媒體每天更新中國各城市的核輻射值。
(二)根據抖音帳號「防辐射管家」發布的影片,它在文中表示數據全部來自中國生態環境部輻射偵測技術中心;以此為線索查找到該技術中心官網,其隸屬於中國國家核安全局。
在中國生態環境部輻射偵測技術中心官網中有個「輻射監測」區塊,是中國國家輻射環境監測網,檢視該網站,裡面有一個「省會城市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該系統可即時查看中國各城市當下的輻射值,但無法回溯查看過去的數據,推測傳言數據應出自於此。傳言中使用的中國各城市核輻射值代表什麼?和日本排放核廢水或能不能吃海鮮有關嗎?
MyGoPen 訪問清華大學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葉宗洸教授,葉宗洸以「臺灣環境輻射地圖系統」為例,該系同中有各式輻射數值,葉宗洸解釋,一般背景輻射就是我們所在的地區,比如說走在路上時就是所謂的背景輻射;海域環測的話就是海邊的量測;空中偵測有些是在飛機上的高空,或者是海平面滿高的地方,比如台灣的一些高山,像合歡山這樣的地區的量測數值。
而傳言中的中國各城市核輻射值就是所謂的「背景輻射」,葉宗洸表示,這個數據和日本排放核處理水沒有關係,中國的各城市背景輻射值和台灣這邊很接近;傳言宣稱「高於100對人體即產生嚴重危害」,但並沒有附上單位,葉宗洸直言,這句話就是在騙人。
葉宗洸解釋,把單位附上的話,中國是使用「nGy」,就是 10-9 戈雷,「戈雷」和台灣的「西弗」是一樣的,所以 100nGy 就等於 0.1 個微西弗,所以網傳訊息中有些中國城市出現超過 100nGy 其實就和台灣一些海平面比較高的地方一樣,像合歡山就會超過 0.1 個微西弗;有些平地比較高的地方,比如彰化也有 0.08、0.09個微西弗,就和中國很多城市公布的 80 或 90 幾個 nGy 很接近。
所以網傳訊息中的數據都是背景輻射值,和福島排放核處理水根本沒有直接關聯,和海鮮能不能吃也沒有關係,葉宗洸表示,這是惡意謠言,製造民眾恐慌,應加以釐清。
至於數據出現什麼樣的變化時該小心?葉宗洸指出,台灣的話,一般來說,平地的背景值是 0.1 個微西弗左右,如果今天突然有個地方跳到 0.3,這時候就要開始留意了,等於它比背景值高出 3 倍,其實高出 2 倍的時候就會注意了。
那到底多高的數值會影響到人體健康?葉宗洸指出,台灣對於輻射劑量的規定是一年不要超過 5 個「毫西弗」(1 毫西弗 = 1000 微西弗),而前面的數據是以 1 小時為時間單位,所以用 0.1 個微西弗乘上每年的小時數 8,760 = 876 個微西弗,根本 1 個毫西弗都不到。
葉宗洸強調,劑量要多高才會開始對人體產生影響這裡指的並不是會造成傷害,是比如紅血球和造血細胞會受到影響;如果要對人體造成傷害的話,其數值單位都是「西弗」等級,要非常高。日本排放核處理水的影響?
關於日本排放的含氚廢水,葉宗洸表示,日本在排放前有先做稀釋,每公升的氚活度是控制在 1500 貝克以下,才會排放到太平洋,葉宗洸表示,這個數據已經算非常低了,因為日本自己一般核電廠的排放值是每公升 6 萬 貝克,台灣的話是每公升 5 萬貝克。
再加上廢水進入大海會立刻再被稀釋,所以去檢視日本排放氚後,現場排放點正上方的檢測結果,是每公升的海水氚活度已經不到 5 貝克;而一般海水裡本來就會含氚,其背景值大概是每公升 1 貝克,葉宗洸認為,這樣的含氚廢水並不會對周遭海域造成影響,因為它的含量已經非常低。目前,根據目前含氚廢水排放後的報告上顯示的數據是不會有影響的。
不過,葉宗洸注意的是,排放初期一定都是嚴守規定,稀釋、過濾完後才會做排放,也許現在的過濾系統效率非常高,但使用半年或一年之後,過濾系統的效率沒那麼好了,那日本到底多久會定期更換濾芯設備?這是專家們比較關切的。如果沒有認真持續做檢查,會不會過濾系統效率不高仍持續排放,這就是無法接受的
因此,在日本排放核處理水的問題上,葉宗洸關切的是,長時間下來,整個過濾程序有沒有打折扣、有沒有按照既定的規範去執行,以及過濾系統本身的濾除效率是不是有下降、有沒有定期更新,他表示這是專家們比較關心的問題。結論
傳言中的數據是自然環境中的背景輻射值,均在正常範圍內,且其和日本排放核處理水沒有關係,更不會有海鮮能不能吃的問題;在日本排放核處理水的問題上,專家認為,根據目前報告上顯示的數據,並不會對周遭海域造成影響,但須注意,長時間下來,過濾設備的效率以及是否有按照原訂規範執行。
資料來源:
中國國家輻射環境監測網 - 省會城市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
臺灣環境輻射地圖系統
專家諮詢:
清華大學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 - 葉宗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