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1)網傳影片出自內容農場頻道,影片中提及的事件皆為虛構,並非真實發生的事件。(2)近期網路上出現不少以讚美台灣為主題的 AI 影片,民眾應謹慎識別,切勿急著轉發分享。
網傳「繁體字是裹腳布」的影片及訊息,內容聲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近期舉辦「語言與數位」國際論壇,中共官員聲稱繁體字是裹腳布,認為簡體字更好,結果遭到美國漢學家打臉。經查證,網傳影片提及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事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期並未舉辦與繁簡體有關的論壇,也沒有相關討論。網傳影片出自內容農場頻道,該頻道發布的影片,都是以台灣為主題的虛構故事,並非真實事件,近期有越來越多這類型的影片在網路上流傳,民眾接觸到應謹慎識別,先判斷影片內容是否合理,再查證國內外主流媒體是否有相關報導,不要急著轉發分享。
聯合國近期出現繁體 vs. 簡體辯論?
原始謠傳版本:
即將面臨的一場腥風血雨 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場國際論壇中,一位中國官員高談闊論,說繁體字是文化裡的裹腳布,早就該扔進垃圾堆了。 話卜說完,在座一位哈佛大學世界漢學界泰斗東亞系教授宇文所安上台打臉說,「聽」是要用耳朵、眼睛和心去體會的,而「听」是用嘴巴跟人斤斤計較的; 「義」是把我所有美好的羊獻給眾人,是犧牲;而「义」一個點、一個X,一筆糊塗帳; 「親」是立在樹上遠遠地看,是掛念,「亲」是見面才親,不見面就不親了; 而全世界的文化都知道愛是用心的,沒有心的「爱」叫佔有、叫控制、叫慾望、叫自私,唯獨不叫愛,你們每天灌輸給孩子的就是一個無心的愛! 罵得真是痛快淋漓,宇文教授說得對,就為了省略那麼一點時間,就把美好的中文稿得歪七扭八,值得嗎? 其實還不只這些,簡體字的笑話多了去:產(产)不生,廠(厂)空空,麵(面)無麥,運(运)無車,導(导)無道,兒(儿)無首,飛(飞)單翼,湧(涌)無力....族繁不及備載。 還自誇是中國人哩!是中國人還把中國固有的文化道統糟蹋成這種地步?繁體字是裹腳布,那畫國畫、寫書法,幹嘛還用繁體題字啊?你的書畫豈不是又臭又長? 談到這裡我倒要感謝民進黨了,為了抗中、跟中國作對,就處處唱反調,鬼使神差地把繁體字保留下來,好家在!它絕不是喜歡繁體字,尤勝喜歡日本字,若有台灣字,恐早改成台灣字了。 我知道這又將面臨一場驚天動地的辯駁,要講好好講,我倒要見識見識共產黨教育下的文化水準和禮貌。 請觀賞影片:https://youtu.be/3IZLnffEKiM
或這個版本:
美國人哈佛教授漢學巨擘宇文所安,僅用聽和愛二個字,就徹底說明解析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差異,重重的打擊中共急功近利所推崇易於銜接現代科技運用的簡體字,簡言之正宗繁體字,在凸顯仁性、心性的慈悲智慧,俱符合人性所體現出來的民主、自由、人權,並呈現深厚文化的底蘊!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這段影片:
查證解釋:
網傳訊息原始出處為何?
MyGoPen 檢視網傳訊息所附連結,可以找到 YouTube 頻道「小婕想說」於 2025 年 6 月 23 日發布的影片,經檢視後,確認內容即為傳言原始出處。
「小婕想說」頻道創立於 2022 年 6 月 8 日,但直到 2025 年 1 月 25 日才上傳第一支影片。該頻道發布的影片長度約 10 至 15 分鐘,影片封面皆為 AI 圖片,影片內容也都是使用 AI 旁白配音,並搭配不相關且來源不明的畫面。
回到網傳影片,傳言聲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舉辦一場以「語言與數位」為主題的國際論壇,檢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6 月 23 日以前舉辦的活動,並沒有找到這個論壇,過去發布的新聞稿,也沒有相關內容,可以推測,這可能是一個虛構的活動,並未真實舉辦。
其次,影片中提到中國文化推廣部官員李毅在論壇上發言。以「中國文化推廣部」進行關鍵字搜索,只會找到台灣的「中國文化大學推廣部」,因為中國並不存在這種單位,中國負責海外文化推廣的部門,主要有孔子學院(國家漢辦)、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等。
影片中提到的美國漢學家「宇文所安」確有其人,本名叫做 Stephen Owen,他是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學系的榮譽教授,不過以「Stephen Owen、UNESCO」等關鍵字進行搜索,並沒有找到相關的新聞或報導。
綜上所述,網傳影片為虛構內容,影片中雖有提及真實人物,但事件為捏造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期並未舉辦「語言與數位」論壇,也沒有針對繁體字或簡體字進行討論,網傳訊息不正確。讚美台灣 AI 影片大量出現?
MyGoPen 過去曾查證過「台美正式建交」、「川普宣布台灣加入聯合國」、「歐盟資深顧問在聯大為台灣發聲」、等不實訊息,這些謠言都有個共同點,便是以影片方式呈現,而影片又有幾個共同點,例如 AI 封面、AI 旁白、虛構故事等,主題方面幾乎都圍繞著台灣,像是虛構的國外名人稱讚台灣,或是世界各國挺台灣,讓中國在國際場合吃鱉等內容。
以下查核記者將從技術層面、經濟層面以及心理與政治層面,簡要分析此類影片可能的動機與目的。技術層面
這類型影片通常會以聳動標題吸引用戶點閱,且大多為捏造、虛構的內容,與過去的「內容農場影片」類似,但隨著 AI 技術越來越進步,文字、聲音、影像現在都可以透過 AI 工具快速產製,以技術面來看,是種低成本、高收益的影片。經濟層面
目前這類影片的核心主題皆與「台灣」有關,由於無法確認頻道主發部影片的動機,無法將這些頻道全部歸類為具有政治意圖,因為也可能是讚美台灣的影片較容易有高流量,可以獲得較高收益,因此吸引部分有心人士創設頻道,製作這種農場影片賺錢。
MyGoPen 過去查證並回報平台封鎖的頻道,通常都有上萬訂閱,平均每支影片都有幾十萬的瀏覽次數。心理與政治層面
這類影片通常會透過強烈對比(台灣贏了、中國輸了),來營造情感上的勝利,如果民眾對於影片內容全部信以為真,久而久之可能會喪失事實判斷能力,例如將影片中虛構的故事情節視為「共識」或「事實」。
根據記者觀察,這種製作虛構內容的 AI 影片頻道,大約從 2024 年底開始出現,且數量仍在持續增長。民眾如果接觸這類影片,不要急著轉發或分享,應初步判斷影片內容是否合理,再來查證國內外主流媒體是否有相關報導。如果確認是虛構內容,很可能就是要騙取流量,或是藉此製造對立的影片。結論
總結來說,網傳影片出自內容農場頻道,影片中提及的事件皆為虛構,並非真實發生的事件,網傳訊息不正確。
資料來源:
UNESCO - Event
UNESCO - Press Releases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宇文所安 (Stephen Owen, 1946- )學術年表
Harvard University - Stephen Owen
延伸閱讀:
【錯誤】川普宣布「重大消息」?美台正式建交?不實內容!內容農場虛構影片
【錯誤】川普宣布台灣加入聯合國?中國離席抗議?內容農場頻道造假影片
【錯誤】歐盟資深顧問在聯合國大會為台灣發聲?虛構人物!臉部置換技術配上AI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