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收到 LINE 傳「飯後馬上吃水果如慢性自殺」、「這時間點吃最抗癌」這樣類似的錯誤新聞報導內容嗎?這讓許多習慣飯後吃水果的民眾恐慌。對此醫師和營養師都表示「任何時段吃水果都可以」,並沒有什麼「慢性自殺」謠言標題說法,而且部分水果中所含的營養素反而可以幫助飽食後的消化。
這裡感謝「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授權,提供正確的知識觀念查核內容。
原始謠傳版本:
在 LINE 流傳的訊息大部分連結到這篇新聞。
謠言破解說明:
近日媒體報導(如下圖):「飯後馬上吃水果如慢性自殺!這『時間點』吃最抗癌」,內文引述某健康資訊網站指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營養科副主任劉金英」表示「因為吃了熟食後,體內的白血球會明顯升高,而白血球是為了對付侵入人體的致病菌,但是進食水果後,免疫系統會開啟,長期下來,會降低免疫系統的敏感性,甚至損害免疫系統,不利於防癌抗癌,且吃太飽又吃水果,很可能導致脹氣、泛酸及便秘。」
簡鈺樺說明:「吃太飽造成腸胃道無法完全快速消化而容易囤積,導致脹氣,或是過量的食物全都堆積在胃裡。如此不良的飲食習慣容易導致胃酸逆流而有泛酸感。但部分水果中所含的營養素反而可以幫助飽食後的消化,如:木瓜酵素、鳳梨酵素。」
至於「便秘」的問題,簡鈺樺營養師指出,水果中所含有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排便,更不可能因為吃水果而導致便秘。
葉睿儒醫師也認為,報導所述的脹氣、泛酸、便秘等,主要是吃太飽而導致。只要吃過多,就算不是吃水果,而是吃其他食物,也會產生類似的情況。
但簡鈺樺營養師強調,與其在意吃水果的時間點,更應該注意在「份量」,一般建議每天攝取量為2份,也就是相當於2碗或是2顆拳頭大小的量。若超量了,長期也是會影響身體健康。
(二)葉睿儒醫師也認為,餐後吃水果常見的問題是,因為正餐已經吃很飽,又吃水果會造成進食過多,引發胃部不適、消化不良,長期下來也有肥胖的問題。因此飯後吃水果的重點在於,要控制食量,不要吃過多。
葉睿儒醫師表示,餐前吃水果可以增加飽足感,減少正餐攝取的熱量,可以有減肥的效果;而吃水果可以增加纖維素的攝取。至於吃水果和正餐之間要隔多久,目前在科學上沒有定論。唯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吃水果會讓血糖非常容易上升,因此糖尿病患者吃水果時,建議搭配一些含有蛋白質的食物或是正餐,減少糖份的吸收,盡量讓血糖趨於平緩。
圖說:健康資訊網站專欄文章擷圖
(二)查核中心前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網站查看(如下圖),營養室頁面沒有呈現工作人員名單,透過關鍵字搜尋「刘金英」,也沒有任何資料。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刘金英」輸入搜尋網站,結果顯示數筆出版資訊,敘述作者是「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會員、北京中華廚皇協會營養委員會副主任,並取得全國臨床營養專業技術資格證書。」
此外,劉金英營養師在醫療健康網站有固定專欄,以及擔任網路醫療節目的專家來賓,且職稱都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營養科副主任」。
正確闢謠解釋:
資料來源: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錯誤】媒體報導「飯後馬上吃水果如慢性自殺」?
這裡感謝「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授權,提供正確的知識觀念查核內容。
飯後馬上吃水果如慢性自殺的新聞報導
原始謠傳版本:
飯後馬上吃水果如慢性自殺!這「時間點」吃最抗癌 #LINETODAY
https://today.line.me/TW/article/PnEl3V?utm_source=lineshare
在 LINE 流傳的訊息大部分連結到這篇新聞。
謠言破解說明:
媒體報導「飯後吃水果如慢性自殺」,經查:
一、醫師和營養師皆表示,任何時段吃水果都可以,但營養師一般會建議可以在餐跟餐中間吃,透過補充健康營養的水果來止嘴饞。
二、與其在意吃水果的時間點,更應該注意控制食量。一般建議每天攝取量為2份,也就是相當於2碗或是2顆拳頭大小的量。
三、報導所述的脹氣、泛酸、便秘等症狀,可能會因為「吃太飽」引起,而並非肇因於「吃水果」。
部分水果中所含的營養素反而可以幫助飽食後的消化,如:木瓜酵素、鳳梨酵素。而水果中所含有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排便,更不可能因為吃水果而導致便秘。
一、醫師和營養師皆表示,任何時段吃水果都可以,但營養師一般會建議可以在餐跟餐中間吃,透過補充健康營養的水果來止嘴饞。
二、與其在意吃水果的時間點,更應該注意控制食量。一般建議每天攝取量為2份,也就是相當於2碗或是2顆拳頭大小的量。
三、報導所述的脹氣、泛酸、便秘等症狀,可能會因為「吃太飽」引起,而並非肇因於「吃水果」。
部分水果中所含的營養素反而可以幫助飽食後的消化,如:木瓜酵素、鳳梨酵素。而水果中所含有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排便,更不可能因為吃水果而導致便秘。
近日媒體報導(如下圖):「飯後馬上吃水果如慢性自殺!這『時間點』吃最抗癌」,內文引述某健康資訊網站指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營養科副主任劉金英」表示「因為吃了熟食後,體內的白血球會明顯升高,而白血球是為了對付侵入人體的致病菌,但是進食水果後,免疫系統會開啟,長期下來,會降低免疫系統的敏感性,甚至損害免疫系統,不利於防癌抗癌,且吃太飽又吃水果,很可能導致脹氣、泛酸及便秘。」
爭議點一、報導指稱「吃了熟食後,體內的白血球會明顯升高」是否屬實?
查核中心求證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家醫科葉睿儒醫師。葉睿儒表示:這樣的說法不正確,「白血球的生成需要一些時間,它的反應是非常長期的,不會因為吃東西造成體內白血球升高的情況。」爭議點二、報導指稱「飯後進食水果後,免疫系統會開啟,會降低免疫系統的敏感性,甚至損害免疫系統」是否屬實?
葉睿儒醫師表示,免疫系統本身就不斷在進行身體防禦的工作,「我們的身體並不會因為吃了東西,忽然啟動免疫系統。身體會啟動免疫系統,是這個東西對身體來說有入侵性,才會啟動免疫系統去把它包圍起來。」人體通常處在恆定的狀態,若要產生很大的變化,會需要很長的時間。而腸胃道都有黏膜把食物分隔,不太可能光吃一個東西進去,免疫反應就因此增加或降低。爭議點三、報導指稱「吃太飽又吃水果,很可能導致脹氣、泛酸及便秘」是否屬實?
查核中心求證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校園營養講師簡鈺樺表示,目前營養學上沒有這樣的說法。會出現脹氣、泛酸、便秘的狀況,可能是因為「吃太飽」,而不是因為「吃水果」。簡鈺樺說明:「吃太飽造成腸胃道無法完全快速消化而容易囤積,導致脹氣,或是過量的食物全都堆積在胃裡。如此不良的飲食習慣容易導致胃酸逆流而有泛酸感。但部分水果中所含的營養素反而可以幫助飽食後的消化,如:木瓜酵素、鳳梨酵素。」
至於「便秘」的問題,簡鈺樺營養師指出,水果中所含有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排便,更不可能因為吃水果而導致便秘。
葉睿儒醫師也認為,報導所述的脹氣、泛酸、便秘等,主要是吃太飽而導致。只要吃過多,就算不是吃水果,而是吃其他食物,也會產生類似的情況。
爭議點四:正餐和水果的食用時間該如何搭配?
(一)簡鈺樺營養師認為,任何時段吃水果都可以,「但營養師一般會建議可以在餐跟餐中間吃,如:早餐和中餐之間或是中餐和晚餐間,由於此時通常是最嘴饞容易亂吃東西的時刻,透過補充健康營養的水果來止嘴饞或是肚子餓的情況,是最合適的。」但簡鈺樺營養師強調,與其在意吃水果的時間點,更應該注意在「份量」,一般建議每天攝取量為2份,也就是相當於2碗或是2顆拳頭大小的量。若超量了,長期也是會影響身體健康。
(二)葉睿儒醫師也認為,餐後吃水果常見的問題是,因為正餐已經吃很飽,又吃水果會造成進食過多,引發胃部不適、消化不良,長期下來也有肥胖的問題。因此飯後吃水果的重點在於,要控制食量,不要吃過多。
葉睿儒醫師表示,餐前吃水果可以增加飽足感,減少正餐攝取的熱量,可以有減肥的效果;而吃水果可以增加纖維素的攝取。至於吃水果和正餐之間要隔多久,目前在科學上沒有定論。唯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吃水果會讓血糖非常容易上升,因此糖尿病患者吃水果時,建議搭配一些含有蛋白質的食物或是正餐,減少糖份的吸收,盡量讓血糖趨於平緩。
爭議點五:報導引述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營養科副主任劉金英」是否真有其人?真有此觀點?
(一)查核中心檢索報導引述之健康類資訊網站,有以「劉金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營養科副主任)」之名開設的專欄,在〈奇異果抗癌最夠力!阻斷98%超強致癌物亞硝胺〉文章中有下列內容:圖說:健康資訊網站專欄文章擷圖
(二)查核中心前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網站查看(如下圖),營養室頁面沒有呈現工作人員名單,透過關鍵字搜尋「刘金英」,也沒有任何資料。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刘金英」輸入搜尋網站,結果顯示數筆出版資訊,敘述作者是「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會員、北京中華廚皇協會營養委員會副主任,並取得全國臨床營養專業技術資格證書。」
此外,劉金英營養師在醫療健康網站有固定專欄,以及擔任網路醫療節目的專家來賓,且職稱都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營養科副主任」。
正確闢謠解釋:
媒體報導「飯後吃水果如慢性自殺」,經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求證雙和醫院家醫科葉睿儒醫師,以及癌症關懷基金會校園營養講師簡鈺樺,得知以下訊息:
一、白血球的生成需要一些時間,不會因為吃東西立即造成體內白血球升高,且腸胃道都有黏膜把食物分隔,不太可能光吃一個東西進去,免疫反應就因此增加或降低。
二、醫師和營養師皆表示,報導所述的脹氣、泛酸、便秘等症狀,可能會因為飲食習慣不良或「吃太飽」引起,而並非肇因於「吃水果」。
部分水果中所含的營養素反而可以幫助飽食後的消化,如:木瓜酵素、鳳梨酵素。而水果中所含有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排便,更不可能因為吃水果而導致便秘。
三、任何時段吃水果都可以,但營養師一般會建議可以在餐跟餐中間吃,透過補充健康營養的水果來止嘴饞。但與其在意吃水果的時間點,更應該注意控制食量。一般建議每天攝取量為2份,也就是相當於2碗或是2顆拳頭大小的量。
因此,「飯後馬上吃水果如慢性自殺」為「錯誤」訊息。
資料來源: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錯誤】媒體報導「飯後馬上吃水果如慢性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