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這些動作對於失智的預防應有間接效果,但較為有效的方式是去預防危險因子。網傳「不管男女睡前敲手 36 下,改善睡眠,不得老年癡呆」的內容,經查證,醫師表示,流傳內容提到可以減緩失智症的敲手動作應是有間接效果,但比較有效的方式是去預防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中醫師也指出,臨床上確實會透過針灸某些穴道來治療疾病,但仍需透過專業醫師的評估和藥物搭配才能具有療效,並非透過流傳內容的描述就能治療與預防疾病。
睡前敲手36下,改善睡眠、老年癡呆?
原始謠傳版本:
不管男女睡前敲手36下「改善睡眠」預防老年癡呆!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大灣健全診所院長王威傑指出,目前失智症的預防主要包括危險因子的控制,如糖尿病、頭部外傷等。王威傑表示,罹患糖尿病的病人會增加 2.5 倍的失智症機率;若曾有頭部外傷也比較容易發生失智症,像是拳擊手即為一例。
他表示,失智症的分類中有一種是「血管性失智症」,即腦內曾經中風或出血就可能造成失智,因此控制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也包括避免發生血管性疾病。
王威傑也說,避免肥胖、多運動都有助於預防失智症,還有平常做一些固定的學習、訓練、社交等也都是減緩失智症的方式。
王威傑指出,流傳內容提到可以減緩失智症的敲手動作,應是有間接的效果,而這就等於是做一些肢體協調的動作、類似運動的做法。但王威傑也說,比較有效的方式應是去預防失智症的危險因子。
王威傑提到,若要促進心血管健康,可以選擇有氧運動,而流傳內容提到的動作若可以達到有氧運動的程度,或許也能有效果,但如果認為只做這些動作就可以預防各式疾病,因此不去做有氧運動,是有點本末倒置。
他也說,如果做這些動作要做到會喘的程度,一般來說要連續至少 20 分鐘以上,但如果只是在床邊做這些運動,除非做的幅度很大,否則要做到會喘的狀況可能沒那麼容易。
新竹一品堂中醫診所醫師許耀家表示,影片中「敲手」的位置大概是大腸經和心包經的穴道,如合谷穴、勞宮穴等。而在臨床上,中醫師確實會透過針灸這些穴道來治療疾病,但是若說敲打就能預防,則屬過度解讀。
他也說,這些穴道牽涉到的疾病治療通常還需搭配其他穴道及藥物,並非如開關一樣按一下就能治療,沒按就停擺。
許耀家指出,針灸需要專業醫師認穴、進針,還要當面診察病人的反應,並配合中藥才能有療效。因此流傳內容所述透過敲打就能治療、預防疾病是不可靠的,且可能會誤導、耽誤病人就醫。
專家諮詢:
大灣健全診所院長 - 王威傑
新竹一品堂中醫診所醫師 - 許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