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1)營養師表示,蕨類分成可食的蕨類和不可食的蕨類。台灣常見可食用的蕨菜包括過溝菜蕨。目前未有食用過溝菜蕨(過貓)之病例發生,所以網傳說法並沒有根據。(2)吡咯里西啶類的這類生物鹼微量存在許多植物當中,並非紅鳳菜獨有。食用蜂蜜、茶、奶蛋類、植物等都有可能吃到微量的吡咯里西啶類生物鹼。因此,在正常食用量之下,不會造成這類生物鹼中毒。網傳說法沒有根據。
(3)檳榔具有致癌性,主要引起致癌的部位為口腔、咽喉,以及食道。此外,即使是無任何添加物的檳榔籽其實也會致癌,因此提醒民眾不應食用檳榔。
(4)楊桃含有一種特有的神經毒素,一般民眾可以從腎臟代謝掉此成分,但腎臟病的病人無法將這個成分排出體外。若長期、大量食用,會對中樞神經產生影響,所以會建議腎臟病的病人避免食用楊桃。而楊桃建議攝取量約為每次 1-2 份,並無特殊年齡限制。
網傳「世衛組織忍無可忍終於發出警告:這種綠葉菜肝腎還致癌」的影片訊息。該影片針對蕨菜、紅鳳菜、檳榔和楊桃發表相關說法。針對「蕨菜致癌」、「紅鳳菜傷肝」的說法,並沒有根據。檳榔確實具有致癌性,即使是無任何添加物的檳榔籽,其實也會致癌,因此提醒民眾不應食用檳榔;楊桃含有一種特有的神經毒素,腎臟病的病人無法將這個成分排出體外,若長期、大量食用,會對中樞神經產生影響,所以會建議腎臟病的病人避免食用楊桃。
世衛組織發出警告?這種綠葉菜肝腎還致癌?
原始謠傳版本:
世衛組織忍無可忍終於發出警告:這種綠葉菜肝腎還致癌,很多人卻天天端上餐桌!快看看你家有沒有丨養之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OnjW2BHEnQ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擷取畫面)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影片稱「蕨菜屬 2B 類致癌物,還是目前為止唯一會致癌的蔬菜」,這個說法有根據嗎?
(一)林口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琦仁指出,蕨類有很多種類,不同蕨類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太一樣,且蕨類分成可食的蕨類和不可食的蕨類。台灣常見可食用的蕨菜,如過溝菜蕨,別名過貓、過溝菜等。目前未有食用過溝菜蕨(過貓)之病例發生,所以網傳說法並沒有根據。
陳琦仁表示,根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每 100 公克的過貓,大約有 347 克的鉀離子,屬較為高鉀的蔬菜,因此患有腎病的人若要食用過貓,應適量攝取;建議血鉀過高的腎臟病病友,食用過貓時可以先川燙瀝乾,讓湯汁流掉之後再食用。
(二)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2021 年 9 月的公告指出,目前沒有科學證據指出過貓菜會致癌。過貓為蹄蓋蕨科,本身沒有毒性,也沒有科學證據證明食用它會致癌。影片稱「紅鳳菜有傷肝風險,因為它含有吡咯里西啶(PA)生物鹼,PA 的其中一些種類對人類存在潛在肝毒性,長期大量吃紅鳳菜會傷肝」,這些說法正確嗎?
陳琦仁指出,高濃度吡咯里西啶類的生物鹼具有肝毒性、基因毒性跟致癌性,其主要的急性毒性發生在肝臟,病徵包括肝臟腫大、腹水、肺積水、肝硬化等。
陳琦仁說明,這類生物鹼其實微量存在許多植物當中,目前已知在大約 6000 多種植物中發現超過 600 多種這類生物鹼,並非紅鳳菜獨有,且吡咯里西啶類生物鹼會經由食物鏈,從動植物進入人體。所以,食用蜂蜜、茶、奶蛋類、植物等,都有可能吃到微量的吡咯里西啶類生物鹼。因此,在正常食用量之下,不會造成這類生物鹼中毒。網傳說法沒有根據。影片稱「紅鳳菜不補血,有紅色是因為含花青素」,紅鳳菜「補血」嗎?
陳琦仁表示,紅鳳菜葉具有花青素而呈現紅色色澤。根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資料,每 100 克紅鳳菜含有 6 毫克的鐵質,為鐵質含量豐富的蔬菜。若搭配均衡飲食,紅鳳菜會是良好的鐵質來源。
陳琦仁也說,沒有所謂補不補血。人體貧血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肝腎功能異常、遺傳性血液疾病、營養素攝取不足維生素如 B6、B12、葉酸缺乏因此,應該先判斷貧血的原因造成,再對症下藥。影片稱「檳榔為一類致癌物,對人類有明確致癌性;嚼檳榔人群罹患口腔癌的風險,是不嚼檳榔人群的 109 至 287 倍」,這是有根據的說法嗎?
(一)陳琦仁指出,不同的研究設計、統計方法與研究族群,可能會得到不一樣的研究結果,但可確定的是檳榔具有致癌性,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綜合各類文獻亦認定它是具有致癌性的。
檳榔主要引起致癌的部位,為口腔、咽喉,以及食道。且即使是無任何添加物的檳榔籽,俗稱「菁仔」,其實也會致癌,所以網路上謠傳檳榔如果不加紅灰、白灰等就不會致癌的說法並不正確。也因此提醒民眾不應食用檳榔。
(二)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2015 年 1 月修改的公告指出,有關檳榔對健康之危害,IARC 早在 1987 年即綜合各國研究結果,認定「嚼食含菸草的檳榔」或「同時有吸菸與檳榔習慣」對人類有致癌性,致癌部位主要在口腔、咽及食道。
公告表示,目前已確知檳榔子可以引起嚼食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這是一種癌前狀態。檳榔子所含之檳榔鹼、檳榔素在口腔中會硝化(nitrosation)產生亞硝胺,這些硝化衍生物可誘導實驗動物產生腫瘤;另外,多酚類成分會抑制膠原蛋白,使膠原蛋白更易於在黏膜下堆積而硬化,且多酚類成分在嚼食檳榔的鹼性環境下會釋放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或含氧自由基,這些活性氧會與細胞或細胞之蛋白、脂質以及 DNA 作用,造成細胞傷害、突變甚至細胞的死亡。影片稱「楊桃含有一種神經毒素,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腎臟病患者難以排除此種物質,可能會出現中毒、生命危險;老年人每次也不宜食用超過 100 克」,這是正確的說法嗎?
陳琦仁表示,楊桃含有一種特有的神經毒素(Caramboxin),一般民眾食用到此成分,可以從腎臟代謝掉,但腎臟病的病人,由於其腎臟的代謝功能可能已經沒辦法正常作用,所以無法將這個成分排出體外。若是在長期、大量食用的情況下,人體吸收後會對中樞神經產生影響,主要會使腦神經過度興奮,產生打嗝、嘔吐等症狀,嚴重的話會出現癲癇、意識混亂等,所以會建議腎臟病的病人避免食用楊桃。
陳琦仁說,楊桃一份大約 170 克,若換算顆數大概是 3/4 顆。一般人可依自身健康狀況,建議攝取量每次約為 1 - 2 份,勿過量食用,以維持血糖穩定,其攝取量並無特殊年齡限制。
專家諮詢:林口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 - 陳琦仁
資料來源:
過貓菜會致癌嗎?
檳榔子是國際認定第一類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