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1)血管管徑變窄的圖卡至少在 2019 年 7 月就已經在網路上流傳,當時還沒有新冠疫情。且該圖卡在可以找到的出處中,都是指高血脂症的血管、並非新冠相關,傳言說成是打疫苗之後的血管,為錯誤訊息。(2)根據疾管署官網,使用 mRNA 技術的莫德納、BNT疫苗,都有聲明心肌炎、心包膜炎風險,使用其他技術的其他廠牌疫苗則無相關資料,但傳言並未區分不同技術、不同風險卻一概而論,易生誤導而使民眾恐慌。
(3)mRNA 疫苗有心肌炎、心包膜炎風險,症狀包括胸悶、胸痛,而心肌梗塞的症狀也會胸悶、胸痛等,二者症狀雖有類似,但疾病本身機轉、病因完全不同,傳言卻因症狀類似、而誤把心肌炎講成心肌梗塞,易生誤導而造成民眾恐慌。
網傳「打了疫苗的人要注意心腦血管的突發病」、「要排毒自救」貼文及圖卡,提到打三針疫苗後,腦心肌梗塞、腦梗風險上升。但網路上公開即可查到,該圖卡是高血脂症的血管因斑塊沉積於血管壁、造成管徑變窄的示意圖,並非與新冠相關,且圖片至少早在 2019 年 7 月即已出現,當時尚未有新冠疫情,傳言圖卡為錯誤訊息。根據疾管署官網資料,使用 mRNA 技術的莫德納、BNT 疫苗都有揭露心肌炎、心包膜炎的風險及處置,但使用其他技術的其他廠牌則無。此外心肌炎不是心肌梗塞,傳言不但並未區分不同技術、不同風險卻一概而論,且因症狀相似將二種疾病混為一談,都易生誤導而使人恐慌。
打疫苗後人的血管?
原始謠傳版本:
打了疫苗的人,要注意心脑血管的突发病,要排毒自救。
脑溢血,脑梗,心梗,心肌炎等等。这个剖面图直接看到三针疫苗后的血管状态,可以自行脑补四针以上会是什么后果,脑溢血、心梗、脑梗患者都直线上升,难已经来临,打过宙的赶紧排毒自救吧!青蒿素是解药!
主要附上這張圖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網路上各種版本 但都與血脂有關
MyGoPen 查詢網路上相關圖片,X 平台上有帳號曾於 2023 年 11 月貼文並附有同樣的圖卡,指稱身體質量指數(BMI)為正常、超重、肥胖的人,血管內壁阻塞的情況分為三種。如果以 Google Lens 圖片搜尋,則能發現中國媒體「壹讀」於 2019 年 7 月有關血管清道夫的文章中,提到「粥樣斑塊血栓堵住血管」用了相同圖卡,只是三種血管上字為不同年齡。而 2020 年中國媒體「每日頭條」推廣素食的文章中,也用了同樣圖卡,上字則是分為素食、奶蛋素、肉食,並寫有「植物性飲食降低血管中形成斑塊」。網路上查到的這三張圖卡雖然敘述不同,但都與高血脂、血管壁斑塊、心血管疾病有關,而與新冠疫苗無關。圖卡早於新冠疫情前就已流傳
仔細比較傳言的圖卡與上述三個出處,除了水平或垂直排列不同、調整色彩飽和度,或是針對原圖進行手繪風格等濾鏡或後製修圖外,其血管線條、陰影角度、血管內壁血脂堆積所形成的不規則形狀全都吻合,應是出自同一來源,但由於上述資料都沒有註明圖卡出處,最早來源已不可考,但至少 2019 年 7 月已有相同圖卡在網路上流傳,當時國際間尚未出現新冠疫情。
根據疾管署「COVID-19 防疫關鍵決策時間軸」的資料,臺灣疾管署是在 2019 年 12 月 31 日清晨,「從網路上得知在中國武漢發生至少 7 例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隨即向中國疾控中心確認訊息,並以電郵方式通報世界衛生組織相關聯繫窗口」,從此臺灣開始進入疫情前的警戒。有病史者也能施打 mRNA 疫苗
傳言也提到「圖片只是提供參考」,但也提到「打了疫苗的人,要注意心腦血管的圖發病,腦溢血、腦梗、心梗、心肌炎」。但根據疾管署官網(Q2.25.)及心臟病兒童基金會公開資料,可知即使是「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的病患也能施打 mRNA 新冠疫苗,相關重點包括:
(1)mRNA 新冠肺炎疫苗可以使用在大多數慢性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穩定性心臟衰竭、川崎病殘存動脈瘤、風溼性心臟病、心律不整、大多數先天性心臟病和植入式心臟裝置者,且不建議採取額外特別的預防措施。
(2)目前也沒有資料顯示有心血管疾病史者接種 mRNA 疫苗後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風險高於一般人群。
(3)但有以下疾病史者,在接種 BNT 疫苗前應先諮詢心臟科醫師:發炎性心臟疾病(例如心肌炎、心包膜炎、心內膜炎)、急性風濕熱(急性型)、擴張型心肌病變患者、複雜或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包括單心室 fontan 循環)、急性失代償性心臟衰竭、心臟移植患者。
(4)年輕成年人接種 BNT 疫苗後出現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副作用非常罕見。建議由心臟科醫師進一步評估和診療,找尋 COVID-19 疫苗接種以外造成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可能原因,並進行後續的追蹤。若已排除其他原因,其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疑似與疫苗相關,建議可與醫師充分討論下,於病況改善後,考慮以其他種類的疫苗(如病毒載體疫苗、蛋白質次單元疫苗)進行第二劑的接種。
根據疾管署「疫苗簡介」的公開資料中,同一網頁不同疫苗廠牌都可下拉展開說明書,其中 BNT 疫苗說明書中「接種後可能發生之反應及因應措施」裡,提到有關「接種後可能出現極罕見之心肌炎或心包膜炎......應立即就醫,臨床醫師參考指引處置」。而莫德納說明書則提到「接種疫苗後 28 天內若發生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例如: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暈厥(昏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務必立即就醫」。疫苗技術不同 風險不同 傳言一概而論
但反觀使用不同技術的其他廠牌新冠疫苗,其說明書都未聲明有關心肌炎、心包膜炎等相關風險,傳言並未分清楚不同疫苗技術、不同副作用的差別,將所有疫苗一概而論。心肌炎與心肌梗塞不同 傳言混為一談
此外,由上述心臟病兒童基金會官網資料及疫苗說明書可知,心肌炎的部分症狀,例如胸悶、胸痛,與心肌梗塞相似,但二者機轉完全不同,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心包膜炎是包圍心臟周圍的纖維組織發炎,而心肌梗塞是因為心臟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肌缺氧壞死,傳言誤把類似症狀、但機轉與病因完全不同的疾病混為一談。
編按:
mRNA(信使 RNA)疫苗:莫德納、BNT
病毒載體疫苗:AZ
蛋白質次單元疫苗:高端、Novavax結論
傳言的內容及圖卡提到打疫苗會使血管內壁沉積、管徑變窄,但其實是借用高血脂症血管阻塞程度不同的示意圖卡,且同樣的圖卡早在 2019 年 7 月、也就是新冠疫情發生前,就已經在網路上出現。
新冠疫苗的廠牌不同、技術也不同,其中使用 mRNA 技術的疫苗,也就是莫德納、BNT這二個廠牌的疫苗,在說明書中已有聲明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的風險及處置,疾管署、臺灣醫界在疫情期間也曾多次說明,但其他廠牌並非 mRNA 疫苗,在公開的說明書中也沒有宣告心臟疾病風險,傳言沒有說明各家疫苗的技術不同、風險不同,一概而論、易生誤導。
而 mRNA 疫苗的副作用風險「心肌炎」、「心包膜炎」,雖也有和心肌梗塞類似的胸悶、胸痛症狀,但並非「高血脂症」或「心肌梗塞」,傳言圖卡混為一談、易生誤導。
衛教資源:
疾管署 -
COVID-19疫苗Q&A 2. 接種期程與注意事項
疫苗簡介
心臟病兒童基金會 - 疫情後的「心」挑戰-淺談COVID-19 相關心血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