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sticky$c=4$show=home$d=0$cm=0$hide=mobile$a=0

【錯誤】新冠疫情在美國又開始嚴重?BA.4、BA.5變異株?舊謠言再起!與事實不符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曾於 2021 年 7 月、2022 年 10 月流傳過,不同版本的傳言分別為 Delta 病毒株,以及 BA.4、BA.5 病毒,此次流傳的版本與2022年版相同,是舊謠言新流傳、傳言為錯誤訊息。

(2)目前臺灣本土及國際流行的病毒株為 JN.1,及其衍生株 KP.2、KP.3,並非傳言所說的 BA.4、BA.5,傳言為錯誤訊息。

(3)國內目前確實有一波流行疫情,但傳言說「疫苗失去防護作用」為錯誤訊息,疾管署呼籲「接種XBB疫苗是減少感染後重症或死亡風險的最有效方法」。

網傳「疫情在美國又開始嚴重了」貼文,文中提到 BA4,BA5 的疫情又開始嚴重,不容易檢測、直接影像肺部、疫苗失去防護作用等。但該傳言早在 2021 年就已經出現,且根據疾管署最新疫情資訊,目前流行的病毒株為 JN.1,傳染力高但感染後的疾病嚴重度上並沒有明顯差異,接種疫苗仍是預防重症及死亡的最有效方法。網傳內容為再次流傳的舊謠言,傳言為錯誤資訊。

疫情在美國又開始嚴重的傳言?


原始謠傳版本:
07:49 林素梅 國際新聞,疫情在美國又開始嚴重了,所以專家要大家了解下列二件事! 1)Omicron 沒有免疫力,得了還會再得。 2)此病毒是沒有所謂共存,原本專家說的共存是錯誤的! 所以請大家重視這件事,加強防疫,因為病毒進入人體後的變化不可預測! 病毒已變異,疫苗没更新,已失去防護作用,所以打三劑一樣會確診,重症和死亡,保護好自己,不要染疫,才有健康的身體。 真的沒退路了 全球都一樣 大家只有認真做好防護 沒有僥倖可言! 一定要戴口罩,因為新的 COVID-Omicron BA4,BA5的延伸變種冠狀病毒是不同的、致命的並且不容易被正確檢測到:- 新的 COVID-Omicron BA4 BA5延伸病毒的症狀如下:- 1.不咳嗽。 2. 不發燒。 只會有:- 3. 關節痛。 4. 頭痛。 5. 頸部疼痛。 6.上身腰痛。 7. 肺炎。 8.一般情況下,沒有食慾 當然,COVID-Omicron BA的毒性比 Delta 變種高 5 倍,死亡率也比 Delta 高。 疾病進展到極端嚴重所需的時間較短,有時沒有明顯的症狀。 讓我們更加小心! 該病毒株不會沉積在鼻咽部。 它直接影響肺部,即“窗口”,持續時間較短。 幾名被診斷出患有 Covid Omicron 的患者最終被診斷為沒有發燒也沒有疼痛,但在 X 光片上發現了輕微的胸部肺炎。 COVID-Omicron 的鼻拭子檢測結果通常為陰性,鼻咽檢測假陰性的病例越來越多。 這意味著病毒會在社區傳播,直接感染肺部,導致病毒性肺炎,進而引起急性呼吸壓力。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 Covid-Omicron 變得非常有害,病毒毒性很強,致死率很高。 請注意,避開人多的地方,即使在空曠的地方也要保持1.5m的距離,戴上雙層口罩,戴上合適的口罩,在大家沒有任何症狀(咳嗽或打噴嚏的時候)勤洗手。 這種 Covid Omicron *“WAVE”* 比第一波 Covid-19 更致命。 所以我們必須非常小心,採取*各種措施加強對冠狀病毒的預防*。 不要將這些信息留給自己,盡可能與其他親友分享,尤其是與家人和好朋友分享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網傳訊息來源?


過去 MyGoPen 曾於 2022 年 10 月 21 日發表「【錯誤】疫情在美國又開始嚴重?專家説二件事?變種冠狀病毒不易被檢測?醫師詳解」 查核報告,當時查核的傳言與這次流傳的版本幾乎完全相同,並且說明其實早在 2021 年 7 日出現的版本是 Delta 病毒,而 2022 年 7 月開始則將 Delta 病毒替換成 Omicron BA.4、BA.5 病毒的版本,可見類似的傳言已經分別在 2021、2022 以及目前的 2024 都流傳過,這次的版本是舊謠言的變形

(一)JN.1 病毒株過半 傳言 BA.4、BA.5 說法錯誤


傳言提到「疫情在美國又開始嚴重了」、「一定要戴口罩,因為新的 COVID-Omicron BA4,BA5的延伸變種冠狀病毒是不同的、致命的不容易被正確檢測到」、「鼻咽檢測假陰性」等等。但根據臺灣衛福部疾病管制署 6 月 18 日最新的疫報,國內新冠疫情上升而且是處於流行期:

(1)上周 6/11 到 6/17 新增 623 例本土確定病例,較前一週新增 329 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 65 歲以上長者占 79%。

(2)上周新增 38 例死亡病例,較前一周新增 20 例上升,累積死亡個案中 65 歲以上長者占 90%。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 JN.1 的占比分別為 60% 及 54%,為國內主流株,但近期占比緩降;此外衍生株 KP.2 的占比則略升,分別為13% 及 27%;KP.3 占比則持平,分別為 9% 及 5%,近期造成中國、香港疫情的 XDV.1 變異株,本土占比則有 1 成。

由上述最新疫情監測數據可知,國內近期確實進入流行期,「不容易被正確檢測到」為錯誤說法,而且並非傳言所說的 BA.4、BA.5等病毒株,而是不管本土及境外,都以 JN.1 超過半數最多,傳言說法為錯誤訊息

(二)毒性強?直接影響肺?JN 嚴重度無明顯差別


傳言提到「COVID-Omicron BA 的毒性強」、「直接影響肺部」。但根據疾管署 6 月 18 日最新疫報,疾管署副署長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根據世衛組織、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等單位的研究,證實主流變異株 JN.1 及衍生變異株 KP.2、KP.3 都具有「免疫逃脫」能力、提高整體社區傳染機率,所幸感染後的疾病嚴重度上並沒有明顯差異,目前研究也顯示 XBB 疫苗具有保護效益,傳言說法為錯誤訊息

(三)XBB疫苗仍有保護效果 呼籲補種第二劑


傳言提到「Omicron 沒有免疫力,得了還會再得」、「病毒已變異,疫苗没更新,已失去防護作用,所以打三劑一樣會確診,重症和死亡」。但曾淑慧在疫報中呼籲,接種 XBB 疫苗是減少感染後重症或死亡風險的最有效方法,但是根據最新統計接種情況,國內新冠 XBB 疫苗至今累計接種 277.7 萬人次,上週(6/10 到 6/16)接種人次 1.3 萬,比前周的 1.2 萬人次增加 8.33%,全國接種率 11.40%,65 歲以上第 1 劑及第 2 劑接種率分別為 20.62%、1.63%,目前 XBB 疫苗還有莫德納約 286.9 萬劑、Novavax 疫苗約 4.1 萬劑,呼籲尚未接種但符合資格的人儘速接種。

根據疾管署 3 月 15 日發布的 ACIP(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專家會議決議結果,包含 65 歲以上長者、55 到 64 歲原住民、滿 6 個月以上且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患者等三大族群,間隔 12 週(84天)就可以接種第 2 劑 XBB 疫苗,而且可以混打、不限與第一劑同廠牌,並已於 4 月 9 日開放上述族群施打。由上述資料可知,包含疾管署、ACIP 專家會議都呼籲接種 XBB 疫苗是減少感染後重症或死亡風險的最有效方法,傳言「疫苗没更新,已失去防護作用」說法錯誤

結論


綜合上述相關公開資料及 MyGoPen 查核報告,傳言所說 BA.4、BA.5 為二年前的流行株,目前本土、國際流行的病毒株為 JN.1,傳言應是舊謠言重新流傳、傳言說法錯誤。且傳言有關疫苗失去防護作用等說法,也與疾管署、ACIP 專家的說法不同,傳言說法錯誤。

資料來源:

疾管署 -
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上升,請尚未接種新冠XBB疫苗民眾儘速接種,有疑似症狀者先快篩再就醫(2024 年 06 月 18 日)
即日起COVID-19 XBB疫苗第二劑開打:65歲以上新冠疫苗再加1,防護不過期(2024 年 04 月 09 日)

延伸閱讀:

【錯誤】疫情在美國又開始嚴重?專家説二件事?變種冠狀病毒不易被檢測?醫師詳解(2022 年 10 月 21 日)
分享給LINE好友 !
名稱

101,1,165,2,311,3,3D,1,5G,2,7-ELEVEN,2,二氧化碳,2,人工智慧,1,人民幣,1,十足目虹彩,1,三重,1,上海,3,下雨,10,下雪,2,口罩,30,土耳其,16,大麻,2,大腸,2,大蒜,10,小孩,3,川普,38,工作,4,不丹,1,中共,18,中油,2,中研院,1,中秋,5,中風,20,中國,328,中暑,2,中華郵政,1,中華電信,2,中醫,44,中藥,9,丹麥,3,內容農場,284,公文,1,公告,9,公投,10,公益,5,化妝品,2,厄瓜多,1,天津,2,天氣,14,太空,4,太陽,5,太陽能,2,巴西,11,巴林王子,1,巴勒斯坦,36,巴基斯坦,1,巴爾的摩,1,巴黎,7,心肌梗塞,16,心臟,13,手勢,1,手機,18,日本,110,月亮,2,月餅,1,木耳,1,比利時,3,比爾蓋茲,10,比賽,3,水災,10,水果,26,水族館,1,火力發電,1,火山,2,火災,29,火車,8,火星,2,火箭,1,火龍果,2,火鍋,1,牙膏,2,牙齒,6,牛奶,9,牛排,1,王毅,1,世界衛生組織,12,仙人掌,2,以色列,81,充電,1,冬天,1,加州,9,加油,2,加拿大,19,加密貨幣,1,加薩走廊,12,北京,5,北約,6,北海道,1,北韓,4,半導體,1,可樂,2,台大,2,台中,13,台北,17,台東,1,台南,12,台電,11,台積電,7,台鐵,1,台灣,204,史丹佛,1,四川,1,外交,1,外星人,1,外勞,3,央視,2,失眠,1,失智症,22,尼加拉瓜,1,左手香,1,巧克力,1,打字員,1,打雷,1,民眾黨,5,民進黨,13,民調,1,犯罪,3,玉米,1,瓜地馬拉,1,瓦格納,2,白人,2,白內障,1,白血病,1,白宮,4,皮膚,1,石油,1,石虎,1,穴道,5,立陶宛,1,交流道,1,交通,109,伊拉克,1,伊朗,20,伊斯蘭國,3,伊維菌素,7,全家,1,全聯,3,冰水,2,冰箱,1,印尼,6,印度,31,合成,12,同志,6,同性戀,2,同婚,1,名片,1,地瓜,2,地瓜葉,2,地球,1,地圖,1,地震,44,地鐵,1,好康,18,安倍晉三,3,安眠藥,1,安樂死,1,早餐,2,有毒,98,江蕙,1,污染,2,米酒,1,老人,7,老師,1,耳朵,3,肉桂,2,自我訓練,8,自我檢測,12,自救,9,自然景觀,1,自然療法,1,舌頭,2,血栓,12,血氧,2,血脂,4,血液,2,血管,6,血糖,2,行動電源,3,行銷手法,11,西瓜,1,西安,1,西班牙,7,西藏,1,佛羅里達州,1,免洗筷,2,免疫力,4,免費,2,利比亞,1,吸菸,2,呂秀蓮,1,宏都拉斯,1,希拉蕊,1,快篩,21,投票,48,投資,10,抖音,50,抗生素,2,抗議,13,抗議活動,32,李登輝,1,李顯龍,1,杜拜,10,杜特蒂,1,杜勒斯十條,1,求職,3,汽車,5,沙烏地阿拉伯,5,災難,35,罕見疾病,1,肝臟,2,芒果,2,豆腐,2,身分證,2,車禍,18,防腐劑,1,乳癌,1,事實查核,11,亞美尼亞,1,亞硝酸鹽,1,亞塞拜然,2,佩洛西,14,兒童,1,周杰倫,2,咖啡,6,委內瑞拉,3,孟加拉,2,宗教,7,宜蘭,6,岸田文雄,2,帕金森氏症,2,抽筋,2,抽菸,1,東京,2,板橋,1,枕頭,1,林口,1,果汁,2,武漢,1,武器,9,法律,24,法院,6,法國,28,法規,9,法輪功,1,泡麵,1,波蘭,4,物理,1,狗,1,狗肉,1,社團,1,空污,1,空軍,1,肥皂,1,肺炎,15,芝加哥,2,芬蘭,4,芭樂,2,花,3,花生,3,花椰菜,1,花蓮,12,表演,11,近視,3,金氏,1,金正恩,2,金門,11,金針花,1,長輩,3,阿里巴巴,1,阿姆斯特丹,1,阿拉斯加,1,阿根廷,4,阿茲海默症,12,阿婆,1,阿富汗,6,阿斯匹靈,2,阿爾及利亞,2,阿爾巴尼亞,1,非洲,6,侯友宜,2,便秘,1,俄羅斯,184,保加利亞,2,保養,16,保險,10,保麗龍,1,信用卡,9,冒名,20,冠名,2,冠狀病毒,60,南瓜,1,南投,3,南非,1,南海,1,哈佛,1,哈瑪斯,20,哈薩克,1,宣導,31,封城,1,屏東,9,幽浮,1,後製,107,急救,11,恆述法師,1,拜登,34,指甲,1,按摩,3,政府,8,政治,70,政策,137,星巴克,3,柑橘,1,柬埔寨,9,柯文哲,7,毒品,10,洋蔥,4,洗澡,1,洛杉磯,2,洪水,2,活動,43,流汗,1,流浪狗,1,流感,15,珍珠奶茶,2,疫苗,244,疫情,207,研究,5,科技,4,科威特,2,科學,2,紅茶,4,紅酒,1,紅棗,2,美國,356,美國總統,49,胃,1,背景不明,34,胡塞組織,3,苗栗,2,苦瓜,2,英國,40,虐待,4,計程車,2,軍人,4,軍公教,4,重金屬,3,韭菜,2,飛碟,2,飛彈,4,飛機,24,食用油,1,食安,183,食物,9,首爾,1,香港,11,香菇,1,香蕉,9,修圖,15,個人說法,31,倫敦,1,原住民,2,哥倫比亞,1,唐鳳,1,埃及,5,埔里,1,夏天,1,夏威夷,2,娛樂城,2,宮廟,1,恐怖份子,2,挪威,1,旅遊,1,核能,18,核酸檢測,9,核廢水,26,桃園,12,氣象,4,氧化石墨烯,1,泰國,21,海洋,2,海苔,1,海軍,1,海鮮,5,烏克蘭,160,烤肉,1,特效,15,特斯拉,2,病毒,28,益生菌,1,真實資訊,118,神蹟,5,神藥,1,秘方,1,秘魯,1,秦剛,1,笑話,4,納粹,1,紐西蘭,2,紐約,8,素食,7,索馬利蘭,1,脂肪,1,航母,2,茭白筍,1,茶,12,草莓,3,草酸,1,荔枝,1,蚊子,1,迷因,4,迷信,3,退化性關節炎,2,酒駕,2,閃電,2,陝西,1,馬克宏,3,馬來西亞,4,馬拉度納,1,馬英九,2,馬祖,3,馬斯克,5,馬雲,1,馬爾地夫,1,骨刺,1,高血壓,7,高速公路,4,高雄,32,高端,3,高壓電,3,高麗菜,2,高鐵,5,乾隆,1,假公益,4,假好康,64,假知識,126,假政策,58,假活動,19,假科學,32,假帳號,5,假教學,14,假連結,9,假尋人,4,假新聞,176,假圖片,214,假實驗,1,假影片,337,假養生,137,假醫學,180,偏方,52,健保,6,健康,146,唱歌,2,問卷,4,國父,1,國民黨,10,國防,21,國防部,8,國道,3,國旗,6,基因,1,基隆,3,寄生蟲,8,張忠謀,2,強姦,1,悠遊卡,3,情境劇,1,捷克,3,捷運,4,排尿,5,排毒,3,敘利亞,3,教宗,1,教育,5,教堂,1,教學,43,梵蒂岡,2,深偽,3,淹水,2,添加物,5,眼睛,16,眼鏡,2,視力,2,視網膜,1,移工,1,細菌,3,習明澤,1,習近平,13,聊天機器人,2,脫水,1,船,1,荷爾蒙,1,莫斯科,2,蛇,3,連假,1,郭台銘,4,野火,3,釣魚網站,28,陰謀論,139,陳水扁,1,陳時中,1,魚,7,魚刺,1,鳥類,4,麥當勞,6,麻州,1,麻油,1,麻醉,1,勞工,4,勞保,1,喜馬拉雅山,1,喝水,15,喝酒,16,單寧酸,1,報紙,1,媒體識讀,5,寒流,1,復健,4,惡作劇,18,惡意推銷,13,斯洛伐克,2,普丁,18,普拿疼,3,普篩,2,晶片,4,智利,1,棉花,2,植物,10,無人機,5,猴子,3,猴痘,8,番茄,3,痛風,1,登革熱,1,發電,2,發燒,2,硝酸鹽,1,結石,2,結婚,2,腎臟,3,菠菜,1,華人,1,華為,5,菲律賓,10,萊克多巴胺,5,詐騙,300,詐騙集團,222,費玉清,2,貼文小幫手,1,賀錦麗,8,超市,5,超商,6,越南,13,郵局,6,郵差,1,鈔票,3,陽明山,1,雲手機,1,雲林,1,雲豹,1,飯店,1,黃豆,1,黃金,1,黃珊珊,1,黑人,3,黑道,1,傳染病,1,塑化劑,6,塑膠,3,塔利班,1,奧地利,1,奧運,20,廈門,1,微波爐,1,微信,6,意外,6,愚人節,1,愛心,3,愛滋病,9,愛爾蘭,1,感冒,3,搶劫,4,新加坡,10,新北,12,新竹,5,新聞,80,新疆,3,椰子,1,概念設計,4,溫水,2,照片,168,瑞士,5,瑞典,2,睡眠,5,禽流感,1,筷子,1,義大利,9,義美,1,聖誕節,1,腫瘤,48,腳踝,1,葉門,2,葡萄,2,蜂蜜,5,補助,16,誇大,67,資安,6,資訊安全,125,跳舞,5,農業,1,農藥,6,遊行,6,遊戲,23,運動,24,過年,1,過敏,1,過期,16,過期資訊,99,酪梨,3,電子郵件,3,電池,2,電動車,6,電梯,2,電視台,2,電費,2,電腦,1,電腦動畫,41,電話,13,電磁波,10,電影,10,嘉義,4,圖片,72,壽命,1,實聯制,4,實驗,6,彰化,4,慈湖,1,慈濟,1,榮總,2,榴槤,1,槍擊,10,漁業,1,演習,6,漱口,1,監理站,1,碳排放,1,磁鐵,1,福利,1,福建,2,福島,1,端午節,1,綠豆,1,維他命,1,維他命C,2,維他命D,3,維生素,1,網紅,2,網購,1,罰單,11,蒙古,3,蒲公英,1,蜜蜂,4,語音,3,誤解,302,誤導,1094,趙少康,1,遠傳,1,酸性,11,銀行,27,颱風,9,鳳梨,4,導彈,1,廢水,5,廣州,3,廣告,12,廣東,5,影片,1211,德州,7,德國,29,摩洛哥,1,敷臉,1,暴力,9,暴動,3,歐巴馬,2,歐洲,1,歐盟,5,潛艦,1,瘦肉精,6,緬甸,7,膝蓋,4,蔡英文,13,蔥,1,蝙蝠,1,蝦子,3,蝦皮購物,2,衛生紙,2,衛星,1,衛福部,3,課本,2,調查局,1,豬肉,12,豬油,2,輝瑞,27,養生,10,養殖,1,黎巴嫩,14,墨西哥,11,器官,1,學校,9,戰爭,212,樹,1,機車,2,機場,5,機器人,7,澤倫斯基,5,澳洲,18,激素,2,燃煤,2,燙傷,7,穆斯林,1,篩檢,7,糖尿病,14,蕨類,1,螞蟻,1,螢光劑,2,貓,1,貓空,1,賴清德,7,輻射,24,選舉,104,錄音,5,錄音檔,11,頭痛,1,頭髮,1,駭客,2,龍捲風,1,嬰兒,4,檢舉達人,4,營養,10,環保,1,癌症,141,總統,55,總統府,1,聯合國,10,臉書,358,薑,4,薑湯,1,蟑螂,2,謝金河,1,謠言,2567,謠傳,213,購物,2,韓國,21,韓國瑜,1,颶風,3,檸檬,6,簡訊,11,舊金山,2,藍牙,1,醫院,1,醫學,22,醫療,12,雞肉,1,雞蛋,28,鯊魚,1,寵物,4,懷孕,1,爆炸,42,簽到,1,羅馬尼亞,2,藝術作品,14,藥物,5,譚德塞,1,關島,1,寶特瓶,3,蘇丹,2,蘇格蘭,2,蘋果,10,蘑菇,2,觸電,2,警察,23,麵包,2,攝護腺,2,護照,4,霸凌,3,魔術,3,聽歌賺錢,1,聽障,1,蘿蔔,3,變性,1,顯微鏡,4,黴菌,1,黴漿菌,1,鹼性,10,鹽水,5,AI,36,AIT,3,Amazon,1,APP,11,Apple,2,BNT,2,CNN,5,costco,3,COVID-19,617,Deepfake,4,DHL,1,DIY,12,ECFA,1,Email,2,Facebook,482,FBI,1,FDA,7,Google,9,ICU,1,IFCN,5,Instagram,2,iphone,1,ISIS,3,LINE,1286,M痘,2,meta,1,mRNA,16,MT5,1,NMN,1,Omicron,24,PCR,5,PTT,13,QRcode,6,thunberg,1,TikTok,38,Twitter,47,WEF,1,WHO,18,XBB,2,Yahoo,2,YouTube,96,
ltr
item
MyGoPen: 【錯誤】新冠疫情在美國又開始嚴重?BA.4、BA.5變異株?舊謠言再起!與事實不符
【錯誤】新冠疫情在美國又開始嚴重?BA.4、BA.5變異株?舊謠言再起!與事實不符
網傳「疫情在美國又開始嚴重了」貼文,文中提到 BA4,BA5 的疫情又開始嚴重,不容易檢測、直接影像肺部、疫苗失去防護作用等。但該傳言早在 2021 年就已經出現,且根據疾管署最新疫情資訊,目前流行的病毒株為 JN.1,傳染力高但感染後的疾病嚴重度上並沒有明顯差異,接種疫苗仍是預防重症及死亡的最有效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2a35itVCDFoMoWAaWKaAp1ng79fjoqD5ulBj_z3q92OXT5GQbbn1SI8kdXQ6ViHZ-H5vx6TxIYioqJXhOXFGY0olMnNpd9RBs9VjFbkr2uMWxc_MJ4e4xsw5TDao4Xx1_UoexNFUNKo_iPWVPuXUFDVzbLJ0Bkxp3ti33Hjribt9qPIYOyXqr-u-ZexQ/s1600/omi.jpg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2a35itVCDFoMoWAaWKaAp1ng79fjoqD5ulBj_z3q92OXT5GQbbn1SI8kdXQ6ViHZ-H5vx6TxIYioqJXhOXFGY0olMnNpd9RBs9VjFbkr2uMWxc_MJ4e4xsw5TDao4Xx1_UoexNFUNKo_iPWVPuXUFDVzbLJ0Bkxp3ti33Hjribt9qPIYOyXqr-u-ZexQ/s72-c/omi.jpg
MyGoPen
https://www.mygopen.com/2024/06/omicron.html
https://www.mygopen.com/
https://www.mygopen.com/
https://www.mygopen.com/2024/06/omicron.html
true
4272037284105697328
UTF-8
Loaded All Posts Not found any posts 更多 更多內容 Reply Cancel reply Delete By Home PAGES POSTS View All 推薦相關資訊 分類 ARCHIVE ALL POSTS Not found any post match with your request 回首頁 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Sun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just now 1 minute ago $$1$$ minutes ago 1 hour ago $$1$$ hours ago Yesterday $$1$$ days ago $$1$$ weeks ago more than 5 weeks ago Followers Follow THIS PREMIUM CONTENT IS LOCKED STEP 1: Share to a social network STEP 2: Click the link on your social network Copy All Code Select All Code All codes were copied to your clipboard Can not copy the codes / texts, please press [CTRL]+[C] (or CMD+C with Mac) to 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