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新布尼亞病毒,會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台灣在 2019 年 11 月公布國內首例 SFTS 個案,並於 2020 年 4 月公告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截至目前(2021/7/14)無新增確定病例發生。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查核報告也表示,網傳「台灣玉山、南投等地淪陷」的說法沒有具體依據。因此民眾在野外活動要小心注意,但不用過度恐慌。網傳「新布尼亞病毒,台灣玉山、南投等地方也淪陷」的訊息。據疾管署資料顯示,新布尼亞病毒,又稱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病毒,會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疾管署指出,目前中國、韓國及日本等國均有 SFTS 確定病例發生,而台灣在 2019 年 11 月公布國內首例 SFTS 個案,並於 2020 年 4 月公告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截至目前(2021/7/14)無新增確定病例發生。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查核報告也表示,網傳「台灣玉山、南投等地淪陷」的說法沒有具體依據。因此民眾在野外活動要小心注意,但不用過度恐慌。
台灣玉山、南投出現致命蜱蟲人傳人
原始謠傳版本:
剉嘞蛋
注意台灣玉山、南投等地方也淪陷出外盡量穿長袖衣服! 陸" 新布尼亞病毒 "釀7死 致命 蜱蟲 人傳人 ? https://youtu.be/D10sY861I1A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新布尼亞病毒是什麼疾病?主要以什麼方式傳播?
衛福部疾管署網站資料顯示,新布尼亞病毒(new bunyavirus),又稱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MyGoPen 實際詢問衛福部疾管署。疾管署指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的致病原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病毒(SFTS 病毒)」,為白纖病毒科(Phenuivirudae)班陽病毒屬(Banyangvirus)之病毒。
疾管署表示,該疾病傳染方式主要是由遭帶有 SFTS 病毒的蜱蟲叮咬傳染,或是透過直接接觸急性期、末期或死亡病患的血液、體液或呼吸道飛沫顆粒而導致感染。網傳「台灣玉山、南投等地也淪陷」,目前台灣各地有出現相關個案嗎?
疾管署指出,目前中國、韓國及日本等國均有 SFTS 確定病例發生,而台灣自 2013 年起針對登革熱、屈公病及日本腦炎等有相似疑似症狀感染症的通報病例,同時進行 SFTS 病毒檢驗,2018 年起也將恙蟲病通報病例同步檢驗 SFTS 病毒。
疾管署表示,台灣於 2019 年 11 月 19 日公布國內首例 SFTS 個案,為加強國內疫情監測及防治,於 2020 年 4 月 15 日公告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已制訂防治工作手冊及感染管制措施指引,並加強對民眾宣導衛教。
疾管署說,自公告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後,截至目前(2021/7/14)無新增確定病例發生。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也在 2021 年 4 月 29 日發布的查核報告中引述專家說法指出,「台灣曾出現感染過 SFTS 病毒的動物宿主、也監測到可傳播病毒的蜱媒,意即在台灣確實有感染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病毒的風險,值得注意小心,但傳播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的主要蜱媒『長角血蜱』,在台灣極為罕見。」
另外,台灣於 2019 年出現首例感染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病毒的個案,經比對,在人身上發現的病毒,與在蜱蟲身上發現的病毒序列有些差異,且兩者沒有地緣關係。因此 2019 年的首例個案的感染源仍不明。
自該首例個案出現後,台灣截至目前沒有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新個案;而網傳「台灣玉山、南投等地淪陷」的說法沒有具體依據。因此,民眾在野外活動要小心注意,但不用過度恐慌。
單位諮詢:衛福部疾管署
資料來源:
臺灣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疫情風險評估
重要指引及教材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部分錯誤】網傳「注意台灣玉山、南投等地方也淪陷 出外盡量穿長袖衣服!陸『新布尼亞病毒』釀7死 致命蜱蟲 人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