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疫苗打進身體後,會到細胞質裡面利用細胞質製造棘蛋白,之後,棘蛋白會至細胞表面誘發免疫系統,產生對它的反應。而這不是特別發生在血管裡,並沒有特別關聯。另外,目前,並未看到 mRNA 疫苗會增加血栓發生的機會,反而是新冠肺炎病毒本身較容易造成血栓。網傳「mRNA 疫苗使血管壁細胞充滿突出的棘蛋白,血栓形成無可避免」的訊息。專家指出,疫苗打進身體後,會到細胞質裡面利用細胞質製造棘蛋白,之後,棘蛋白會至細胞表面誘發免疫系統,產生對它的反應。而這不是特別發生在血管裡,並沒有特別關聯。AZ 或嬌生這兩個腺病毒載體疫苗較容易產生血栓的原因,目前認為與「血小板第四因子」的抗體有關,但並未看到 mRNA 疫苗會增加血栓發生的機會,反而是新冠肺炎病毒本身較容易造成血栓。
棘蛋白導致血栓的影片描述訊息?
原始謠傳版本:
7/21/2021
Dr. Charles Hoffe: mRNA 疫苗
* 一支莫德納疫苗裡有40 trillion的mRNA包裹在脂肪裡(以利於被人體細胞吸收),打到身體裡後,研究顯示有3/4的mRN A,也就是30 trillion跑到身體其他部位,而不是(像傳統疫苗)待在手臂上
* 這些mRNA隨著血液流動,一直走到血管最末端,也就是那些細小的微血管,脂肪球被細胞吸收後破裂,RNA開始根據基因食譜製造很多的棘蛋白
* 血管壁的細胞充滿了突出的棘蛋白,身體偵測到這個不存在於人體內的棘蛋白物質,開始製造抗體,這是疫苗的目的
* 問題在於:抗體和外來物的對抗本來應該在病毒身上,現在卻是在血管壁細胞上,血栓的形成是無可避免的
* 血管原本應該是很通暢,讓血液順利流過,但是現在血管壁上都是棘蛋白的突出物,體內白細胞在血管壁上作戰,造成血管壁出血,血小板負責止血,在血管壁上聚集來止住血管壁出血,因此血栓的形成是無可避免的
* 媒體上報導說血栓的形成是很少見的,那些死亡的人是透過CT Scan看見的血栓。但是我所說的血栓卻是CT Scan也看不見的,他們是發生在極細小的毛細血管裡
* 要偵測到這些毛細血管的血栓,必須用一種測試(D Dimer Test)去偵測所有血管的血栓狀況,我現在正在用這個方式來為我的病人偵測新的血栓部位,這個測試專門檢測新的血栓,而不是舊的血栓
*到目前為止,我發現62%的病人有血栓。也就是說大多數人打過疫苗身上都有血栓的情況,但是他們自己卻不知道。
* 最令人擔憂的是,當血栓發生在心臟、腦部、脊椎、和肺部,這些器官上的血管組織遭到破壞是無法復原的(不像肝臟或腎臟等器官可以重建、復原到相當良好的狀況)
* 我有六個病人,他們反應自己經常有呼吸困難的症狀,有個病患過去可以走兩英里的路來看醫生,現在只能走1/4英里,狀況持續五個月了。
* 而呼吸困難的原因是因為肺部有幾千條的血管阻塞了。心臟為了讓足夠的血液通過肺部血管,試圖製造更多血液,卻造成了肺部血壓過高(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 糟糕的是,有肺部血壓過高問題的人,右半邊心臟會衰竭導致他們通常在三年內死去
* 例如一些年輕人的案例,打過疫苗後造成心肌炎,也就是心臟受到永久性的破壞,不管傷害多微小,他們的心臟都無法恢復到原來的狀態,讓他們想做原本可以做的事
* 每一次成功的注射,傷害就會累積更多,因為更多的血栓在毛細血管中形成
https://www.brighteon.com/ddd4c977-9b9c-4cf2-a8c1-32b536444ab7
主要流傳這段訪談影片,有中文字幕版本(影片擷取畫面):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網傳「Dr. Charles Hoffe」是誰?有什麼經歷?
根據加拿大新聞媒體《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法新社》的報導以及查核報告指出, 霍夫(Charles Hoffe)為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利頓(Lytton)的家庭醫生。《The Western Standard》則表示,霍夫在近期的線上採訪中提出「莫德納的 mRNA 新冠疫苗會引發血栓」的說法。
《法新社》的查核報告指出, 霍夫於 2021 年 4 月致信英屬哥倫比亞省首席醫療官,指稱莫德納的新冠疫苗傷害他的病患。而他也在影片中指稱這些疫苗是「基因療法」(gene therapies),並聲稱這些疫苗不安全且無效。
《法新社》表示,mRNA 疫苗不會改變基因,霍夫的說法並非事實;義大利查核單位《Bufale.net》也指出,霍夫指稱 mRNA 疫苗中的棘蛋白會導致血栓的說法為錯誤訊息。網傳「疫苗的 mRNA 隨著血液流動,一直走到血管最末端,也就是那些細小的微血管,脂肪球被細胞吸收後破裂,RNA 開始根據基因食譜製造很多的棘蛋白.....血管壁細胞充滿突出的棘蛋白.....抗體和外來物的對抗本應在病毒身上,現在卻在血管壁細胞上,血栓的形成是無可避免的」?
MyGoPen 在近期的查核報告中引述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的說法指出,苗的原理是當疫苗打進身體後,會到細胞質裡面利用細胞質製造所謂的 S 蛋白(棘蛋白);之後,棘蛋白會至細胞表面誘發免疫系統,產生對它的反應,包括 B 細胞、T 細胞。而這個不是特別發生在血管裡,並沒有特別關聯。
在另一則查核報告中,邱南昌也表示,疫苗產生的反應是免疫系統的全身反應,並不會在血管壁上面,所以 mRNA 疫苗並不會對血管壁有什麼特別的反應,mRNA 疫苗本來也不是在血管壁。mRNA 疫苗與血栓的關係?
邱南昌在 2021 年 7 月 26 日受訪時表示,目前,並沒有看到 mRNA 疫苗會增加血栓發生的機會,反而是新冠肺炎病毒本身較容易造成血栓,所以大家不要將其「張冠李戴」。
邱南昌強調,當然還是有少數打 mRNA 疫苗造成血栓的報告,但沒有新冠病毒、新冠疫苗,仍會很多人產生血栓,因為很多原因都可能造成血栓。
MyGoPen 曾在查核報告中引述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齊嘉鈺的說法指出,AZ 或嬌生這兩個腺病毒載體疫苗較容易產生血栓的原因,目前在機制上仍未很清楚,只知道這兩種疫苗打進人體後,可能產生一種抗體,會去對抗「血小板第四因子」;這個抗體可能會造成血小板數目偏低,也可能形成「免疫複合體」,易造成血栓。
目前,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報告看來,在施打 AZ 和嬌生這兩支腺病毒載體疫苗的人當中,確實看到血栓的發生率比較高;相對而言,mRNA 的疫苗則未看到有血栓的副作用產生。但後續會不會發生、是否屬罕見情況,都要持續追蹤。
邱南昌則指出,目前看到有極少部分罕見體質的人,可能會在打了 AZ 和嬌生疫苗後,產生一種「血小板第四因子」的抗體,因此發生血栓的問題。而這種血栓和其他原因導致的血栓並不相同。
邱南昌指出,如果有人擔心是由疫苗所引起的血栓,會要求他先去檢驗血小板、D-dimer、PT、PTT,以及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等,看是否有這樣的傾向。另外,如果還是強烈懷疑的話,在台灣 CDC 網站上通報「疫苗不良反應事件」的系統中,也可以在通報單上填寫要檢驗「血小板第四因子」抗體。
邱南昌進一步表示,現在有理論指出,AZ 和嬌生疫苗是腺病毒載體,因此血栓的發生可能和「載體」有關,而 BNT 和莫德納屬 mRNA 疫苗,沒有這個載體,所以在學理上就和血栓比較沒有關係。不過,現實中,仍有施打 mRNA 疫苗的人產生血栓的狀況發生,因為血栓發生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由疫苗引起。
資料來源:
加拿大廣播公司 - B.C. doctors warned they could face discipline for spreading COVID-19 misinformation
法新社 - Canadian doctors recycle inaccurate Covid-19 claims
The Western Standard - BC doc says he’s found blood clots in 62% of post-jab patients
Bufale.net - Il dottor Charles Hoffe e l'”insufficienza cardiaca da siero mRNA”, un concentrato di disinformazione
延伸閱讀:
【錯誤】打疫苗打針處千萬不能揉?揉了疫苗內薄膜破裂容易產生血栓?誤解描述
【錯誤】講解毒疫苗刺突蛋白危害的影片?導致血管壁不平滑與血栓原因?多為錯誤說法
【錯誤】德國著名科學家Sucharit Bhakdi解釋群體免疫已存在?不要打第二劑疫苗?多為錯誤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