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1)高雄三元鋰電池工廠火災,在廠外及周邊地區並未測出有毒氣體「氫氟酸」,因此屏東也不可能出現「氫氟酸」。(2)火災初期一度在廠內測得的「氫氟酸」,三元能源科技公司表示「應為氟電解液輸送管中的殘留液,在火災發生後極短時間內揮發所致。」
(3)工廠火災已於 7 月 15 日上午 7點 46 分撲滅,現場空品濃度已下降至環境背景值。
網傳「毒氣體飄至屏東」的訊息,內容聲稱屏東縣政府發出通知,表示因為高雄鋰電池工廠大火,毒氣已飄至潮州、萬巒等地區,要民眾不要外出,也不要淋到雨。經查證,高雄小港區三元科技鋰電池工廠於 2025 年 7 月 14 日清晨 5 點多起火燃燒,現場於上午 10 點多雖曾在廠內檢測出「氫氟酸」(未達管制濃度),即為傳言提到的「毒氣體」,但廠外及周邊地區並未檢測到相關有毒氣體,屏東縣環保局也發布聲明,表示鄰近高雄的微型感測器,以及中央設置在屏東市、潮州等地的空氣品質監測器,皆未發現有異常變動的情況,網傳訊息為不明人士轉傳,縣府未曾發布過相關通知,傳言內容與事實不符。
鋰電池工廠大火毒氣已飄至屏東地區?
原始謠傳版本:
【轉知縣府訊息】
今天7/14上午高雄製作鋰電廠火災,毒氣體已飄至潮州、萬巒、竹田、沿山公路鄉,東港、萬丹、新園區內,今天開始下雨勿淋雨,若淋到雨後請趕快沐浴更衣。若未說到的地區同樣不淋到雨,因風向不確定。很緊急。快傳週邊朋友。謝謝!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網傳訊息原始出處為何?
MyGoPen 以「鋰電廠火災、屏東」等關鍵字進行搜索,可以找到 ETtoday 新聞雲於 2025 年 7 月 15 日的報導,內容提到屏東環保局自 14 日上午接獲高雄小港區鋰電池廠大火消息,隨即嚴密監控空氣品質,不過自火勢控制以後,屏東境內的空氣品質監測站皆無測出明顯變化。
屏東環保局也在聲明中提到,鄰近火場的 4 台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PM 2.5 濃度介於每立方公尺 6 至 11 微克,均為良好等級;檢視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也顯示,截至 7 月 15 日14:00 時,離高雄最近的屏東、潮州等測站的即時空氣品質指標(AQI)皆為「良好」(42、33),PM 2.5 濃度則為每立方公尺 9.9 微克及 7.7 微克。
此外,根據自由時報報導,高雄市小港區三元能源科技公司鋰電池廠約於 7 月 14 日清晨 5 點起火燃燒;中央社報導,提到高雄市消防局於 14 日 14:05 控制火勢,直到 15 日7:46 宣布鋪滅火勢。檢視屏東及潮州地區 7 月14 日5:00時至 7 月 15 日8:00 時的每小時空氣監測數據,皆未觀察到 AQI 及 PM2.5 有明顯增加趨勢。
上述可知,小港三元鋰電池廠大火後,屏東並未觀測到 PM 2.5 出現急遽變動,網傳「毒氣已飄至潮州、萬巒...」的說法,與實際狀況不符。
補充:有關傳言偽稱「屏東縣政府通知」一事,縣府人員已於 15 日至屏東縣政府警察局刑事大隊報案,將追查謠言散播源頭。毒氣謠言從何而來?
傳言中提到的毒氣為「氫氟酸」,根據聯合新聞網於 7 月 14 日 10:46 時發布的報導,提到「高雄市環保局派員監測,10 時許監測空氣有氫氟酸 0.774 PPM」;自由時報於 7 月 14 日 11:09 時發布的報導,則提到「環保局廠內測出氫氟酸濃度最高約0.774ppm,未達管制濃度,廠外未測出濃度數據」。
高雄市長陳其邁及高雄市環保局長張瑞輝於 14 日受訪時,其實就有提到現場及周邊除了空氣中的粒子(particle)濃度較高外,並沒有檢測出毒性化學物質(例如氫氟酸)。
讓環保局則於 14 日上午發布「火災細胞簡訊」,包括小港區小港里、鳳宮里、大苓里、三苓里、二苓里、店鎮里、山明里的民眾,應避免外出、緊閉門窗,並留意身體狀況,加強自我防護。
至於上面提到的「氫氟酸」究竟為何物,聯合新聞網 14 日訪問了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鋰電池燃燒後,將會出現「氟化氫」的有毒氣體,而灑水滅火時,「氟化氫」遇水會形成「氫氟酸」,氫氟酸即是俗稱的「化骨水」,而這也是民眾擔心的原因,以及傳言的由來。
報導還提到,「氫氟酸」具刺激性、高腐蝕性,如果濃度高時,皮膚接觸後,容易造成皮膚灼傷、壞死,若是接觸到眼睛,或眼睛角膜潰瘍等情形,而若是吸入氟化氫,恐引發食道腐蝕,或急性肺損傷、肺水腫,甚至是呼吸衰竭有致死的風險
顏宗海表示,鋰電池工廠大火,引起氟化氫、氫氟酸威脅,建議廠區附近的民眾應儘速離開,如果無法馬上離開,也應要戴上口罩,最好是N95口罩,避免吸入有毒氣體;下風處的居民應不要外出,並緊閉門窗。
三元能源科技於 14 日 16:30 時發布聲明,也提到「截至今日下午 4 時 30 分,除了上午 10 時左右在火災現場曾測量到微量氫氟酸外,廠區周邊所有監測點均未檢測到異常數據。三元能源科技特別澄清,公司產品中已充電的半成品或成品,即使在高溫下也不會產生氫氟酸。上午測得的微量氫氟酸,應為氟電解液輸送管中的殘留液在火災發生後極短時間內揮發所致,因此僅在廠區內短暫測得,並未擴散至周邊區域。」
根據高雄市環保局於 15 日10:09時在 Facebook 粉專發文,火災現場周邊的微型感測器已下降至環境背景值,空氣品質狀況已無異常。
上述內容可以簡單整理成幾個 Q&A:
Q1. 鋰電池燃燒會出現「氟化氫」,遇水會形成「氫氟酸」?
A1. 正確。
Q2. 如遇「氟化氫」、「氫氟酸」等威脅,民眾應盡速離開,減少外出?
A2. 正確。
Q3. 三源鋰電池工廠大火,現場有測到「氫氟酸」?
A3. 部分正確,廠內曾測出,是因為氟電解液輸送管中的殘留液,在火災發生後極短時間內揮發所致,廠外則未測出。
Q4. 「氫氟酸」已飄至屏東地區?
A4. 錯誤,廠外未曾測出,屏東不可能出現相關有毒氣體。結論
總結來說,高雄鋰電池工廠大火,初期廠內雖然一度測到有毒氣體「氫氟酸」,但後續未再檢出,廠外則是一開始就沒有檢測出「氫氟酸」,因此不可能有毒氣會飄散到屏東地區,網傳訊息不正確。
資料來源:
首圖來源 - 高雄市環保局 Facebook 粉專
ETtoday 新聞雲 - 造謠「毒氣飄屏東」還稱官方通知 屏東縣府報案揪幕後黑手
屏東縣政府 - 網傳高雄鋰電池工廠火災毒氣飄屏東 屏東環保局嚴正駁斥!
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 - 中央監測資料
自由時報 - 台泥三元鋰電池廠爆炸延燒逾1天!最新空拍畫面曝(高市消防局提供)
中央通訊社 - 高雄三元能源鋰電池廠火勢撲滅 空氣品質監測無異常
聯合新聞網 - 高雄三元能源大火毒性氣體氫氟酸溢出 陳其邁急籲: 居民勿外出
自由時報 - 台泥子公司三元能源鋰電池工廠火警 有毒氣體氫氟酸外洩(民眾提供)
YouTube - 【#原音重現】陳其邁勒令三元產線全面停工!強調從嚴追究責任 陳其邁親自坐鎮現場指揮 火勢已獲控制 空氣中未測得毒性物質
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 【緊急提醒|環保局發布火災細胞簡訊】
聯合新聞網 - 三元能源鋰電池廠大火釀氫氟酸外洩 毒物醫:它就是「化骨水」
Molicel - 三元能源科技發布火警說明:空品持續監測,全員配合調查
Facebook -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