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最近又開始流傳了假新聞,標題為「心臟科醫師警告:吃完飯千萬不要喝它」、「90%的人竟都在飯後做這個動作」這樣類似的網路謠傳,這完全是組合式的謠言,被內容農場濫用,現在在 LINE 傳到一個不行,而且還被擷取內容做成了影片!真的不要再傳了,醫生也有出面說明澄清囉!
原始謠傳版本:
謠言破解說明:
正確闢謠解釋:
未經查證就散布謠言,最高可以開罰 3 萬元。
資料來源:MyGoPen - 【假健康】全捏造!飯後冷飲會得腸癌?身體構造不是這樣的!喝冷飲並不會凝固脂肪
資料來源:TVBS - 網傳「溫水治病、冰水致病」? 醫駁斥:無根據
曲解飯後冷飲的謠言
原始謠傳版本:
心臟科醫師警告:吃完飯千萬不要喝「它」!90%的人竟都在飯後做「這個動作」 保護心臟的都要看!:http://youtu.be/LP_ZQoYhW54
心臟最怕什麼
你絕對不知道,看完已經嚇死了!
心臟最怕什麼??冰冷的東西!
另一個論點告訴你,不要喝冰水,不要吃冰,多吃熱的東西。
如果你要健康長壽,就該知道:心臟的<最大剋星>是什麽?
習慣於吃飯時或是飯後配冷飲嗎?
很舒服、很爽,尤其邊揮汗大啖麻辣鍋、邊喝冰,沙士,實在很有滿足感。
如有這個習慣,請看看以下的介紹:心臟的最大剋星就是吃飯後,絕不喝冰涼的食物這是各界心臟病專業醫生一致指示!
請您仔細閱讀並且把它轉寄給您的朋友!
吃過飯之後喝一杯冰冷的飲料的確很舒服,然而,冷開水會使你剛剛吃下肚的油膩膩的食物凝結在一起。
而且會使胃腸的消化作用變慢,一旦這一大坨像爛泥的東西碰到胃酸,就會分解而很快地被腸子吸引,它會附著在腸壁上。
沒多久它就會變成脂肪,而導致癌症,所以說,吃過飯之後最好還是喝一碗熱湯或一杯溫開水。
心臟病發作的一般徵兆請你特別注意:並不是所有心臟病發作的時候都會左臂疼痛,你倒是要留意你頸項的劇烈疼痛。
心臟病發作的時候不一定會胸口疼痛,而噁心和猛烈的盜汗才是心臟病發作時常見的症狀。
有60% 的心臟病在睡夢中發作而患者因此一覺不醒,頸項疼痛常常會把你從熟睡中醒過來。
所以要特別小心,我們懂得越多,活命的機會就越大。
謠言破解說明:
真的純屬謠言一則,這個謠言也是剪貼性的謠言,把之前飯後喝冰水會造成腸癌的謠言剪過來,再把心臟病發作特徵貼上去,就變一篇新的養生新知,請不要再轉貼囉!
正確闢謠解釋:
這樣的捏造內容有專家來說明: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陳永發表示:「這完全沒有根據!」因為人為恆溫動物,體溫不會隨外在的溫度改變,即使喝下冷飲也不會讓腹部脂肪凝固。
陳正育營養師表示:喝冷飲會將豬油、牛油變成固體或半固體的異形物的說法就真的太誇張了!雖說冷飲會影響體溫,但卻只是暫時性的,畢竟人類是恆溫動物,身體有許多生理構造及方法可以立即調整體內溫差,使得生理機能能儘快恢復正常的功能,包括腸胃道裡的酵素機能—脂解酵素(脂肪分解酵素),它是主要分解脂肪的酵素,經由它的幫忙,腸黏膜組織才能順利吸收乳糜微粒。換言之,脂肪在被腸子吸收前,就已經被脂解酵素「處理」過了!
北醫消化內科主任唐瑞祥:「食道只是一個通道,它傳遞口腔的東西進到胃裡面,胃裡面相對血管就豐富了,黏膜的血管豐富,它可以加以加溫或是散熱。」 身體本身有調節機制,不管是喝溫水還是冰水,進到消化系統裡面,影響血液和黏膜的溫度只有一下子,身體產生熱能,會讓溫水或冰水被身體溫度同化。
北醫中醫師唐佑任:「愛喝冰水的話,會導致腸胃道的機能下降,腸胃道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如果消化吸收變慢的話的確會造成肥胖狀況。」所以喝冰水還是要看病人體質,實火體質像是體溫高、中暑患者就可喝冰水,但如果是經期不順、四肢冰冷的虛寒體質就不建議吃冰,醫師建議,不要喝太燙的水,自己能接受的溫度就OK,因為熱水喝多也會增加食道癌風險,中醫認為溫水接近體溫36、37度最適合,綜合中西醫觀點,不要太冰太燙,常溫狀態身體都能接受。
未經查證就散布謠言,最高可以開罰 3 萬元。
資料來源:MyGoPen - 【假健康】全捏造!飯後冷飲會得腸癌?身體構造不是這樣的!喝冷飲並不會凝固脂肪
資料來源:TVBS - 網傳「溫水治病、冰水致病」? 醫駁斥:無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