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說「國際四大醫學期刊《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打流感疫苗患上其他感染的概率提高 4.4 倍」,但該期刊於上述內容的上方加註「重要通知」的警語,提醒該內容只是「第三方的線上評論」,傳言說法錯誤。(2)傳言說「一項針對兒童的試驗,發現流感疫苗使得包括冠狀病毒在內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風險增加五倍」,但美國 CDC 於官網公開表示該研究「不具再現性」。傳言說法錯誤。
(3)傳言說美國國防部的研究發現「接種流感疫苗而感染冠狀病毒的機率,比一般人多出 36%」,但美國 CDC 於官網公開表示該研究「研究設計錯誤」,若用正確方法重新審視資料,結果為流感疫苗接種「不會」增加包括季節性冠狀病毒在內的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感染風險。傳言說法錯誤。
網傳「 一百萬年,我都不會打流感疫苗」貼文,提到包括《英國醫學期刊》所登載的研究,以及其他多個研究都顯示打流感疫苗會增加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其他上呼吸道疾病的風險。傳言看似提出多個研究佐證,但其實都已遭出處的期刊、美國 CDC、國際事實查核單位分別闢謠澄清,傳言為疫苗陰謀論者蒐集對其論點有利的研究論文、所串接而成的大集合,傳言說法錯誤。
接種流感疫苗更容易生病?
原始謠傳版本:
“ 一百萬年,我都不會打流感疫苗⋯” 美國新任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 Robert F. Kennedy Jr. 給出的結論,再清楚不過 : 《 接種流感疫苗不僅無效,還可能更容易生病》 Cochrane Group 和 英國醫學期刊(BMJ) 研究發現: 流感疫苗,僅僅保護接種者:免受「該特定毒株」的感染,但,會讓他們患上其他非流感感染的概率,較接種前,提高了整整 4.4 倍 Cochrane Group : 獨立、非營利的非政府組織,於1993年,由Iain Geoffrey Chalmers爵士 ( 原牛津大學流行病學中心第一任主任 ) 創立 由超過37000名的志願者組成,分布國家超過170個,包含台灣;其成立目的,是希望以系統化的方式,組織醫學研究的資訊 依照實證醫學的原則,來提供醫護專業人員、病人、醫療政策致訂者等人需要的資訊 BMJ : 國際四大醫學期刊之一,於1840年創刊,是同行評審性質的綜合醫學期刊 “ 你可能會發現 : 很多人這麼做 (接種流感疫苗) 之後,就生病了 他們通常不會得流感,而是感染與流感無法區分的疾病,因為流感疫苗,會給你所謂致病性啟動的東西, 一旦其傷害了你的免疫系統,你就更有可能患得非流感疾病 –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 五角大樓 ( 意即美國國防部 ),為了評估軍隊戰備狀態,對比了安慰劑組和疫苗組,以確定流感疫苗是否對冠狀病毒有保護作用,結果顯示: 「接種流感疫苗的人,感染冠狀病毒的機率,比一般常人,多出 36%」 除此之外,還有至6 項主要研究,其結果全數證實 : 「接種流感疫苗,可能提高感染冠狀病毒的風險」 還有一個關於接種疫苗的要命地方在於: 《 疫苗注射後,其內含物往往會繞過人體自然排毒系統,直接進入身體組織,這可能導致長期毒素累積、進而造成細胞功能紊亂… 最重要的,還有這個 - 穿越血腦屏障,造成或不可逆的神經損害》
主要在社群平台流傳這段影片:
查證解釋:
(一)英國醫學期刊:只是第三方的線上評論
傳言提到「BMJ : 國際四大醫學期刊之一,於1840年創刊,是同行評審性質的綜合醫學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 研究發現,打流感疫苗患上其他感染的概率,提高 4.4 倍」。MyGoPen 查詢傳言出處所指的《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該篇「流感疫苗和冠狀病毒感染的風險」文章,在標題前的欄位名稱為「快速反應」,標題後、內文開始前,插入一段警語「給讀者的重要編輯通知:這是一篇快速回應(第三方的線上評論),而不是《英國醫學期刊》上的文章。某些網站和社交媒體對此進行了誤導性描述。編輯,2020 年 9 月 30 日」,由上述資料可知,《英國醫學期刊》編輯部已針對相關內容提出澄清,相關內容是「第三方評論」、並不是「期刊上的文章」。傳言敘述「1840 年創刊」、「同行評審」等 BMJ 的背景雖為事實,但傳言出處只是 BMJ 官網上一篇 1291 個字元數的線上短評,傳言說「BMJ 研究發現」為錯誤訊息。(二)美國 CDC:流感疫苗不會增加其他呼吸道疾病 傳言出處的研究不具再現性
傳言提到「一項針對兒童的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表明,流感疫苗使得包括冠狀病毒在內的非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的感染風險增加五倍」。傳言提到多個不同資料的內容,MyGoPen 查詢傳言出處,主要應是出自於 2012 年由香港研究團隊發表於《臨床傳染病》的「接種滅活流感疫苗會增加非流感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風險」。
MyGoPen 查詢網路上具代表性的公開資料,美國 CDC 在 2020 年 8 月,《關於季節性流感和流感疫苗的誤解》表示「流感疫苗不會使人們更容易感染其他呼吸道感染」,2012 年發表的研究「許多專家進一步重複該研究,沒有發現這種影響」,CDC得出的結論為: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在一項研究中會發現這樣的結果,但大多數證據表明,這並不是一種常見或常規現象,實際上流感疫苗不會使人更容易感染其他呼吸道感染」。由美國 CDC 官網內容可知,傳言出處的論文並不具有「研究再現性」,傳言說法錯誤。
澳洲聯合通訊社(AAP)於 2019 年成立專門的事實查核部門 aap FactCheck,該單位於 2020 年 8 月發表「專家稱沒有證據顯示流感疫苗接種與 COVID-19 風險增加有關」查核報吿,提到梅鐸兒童研究所和墨爾本大學的疫苗研究員、副教授瑪吉·丹欽(Margie Danchin)表示,「2012 年發表的研究『規模很小,卻得出如此重大的結論』」。(三)美國 CDC:傳言出處的研究設計錯誤 流感疫苗不會增加感染冠狀病毒風險
傳言提到「五角大樓美國國防部,為了確定流感疫苗是否對冠狀病毒有保護作用,研究結果發現接種流感疫苗的人感染冠狀病毒的機率,比一般常人多 36%」。上述美國 CDC 的公開資料中也提到了這篇在 2020 年 1 月由美國空軍相關單位發表的「2017 - 2018 年流感季節期間國防人員流感疫苗接種及呼吸道病毒干擾情況 」研究,該研究認為接種流感疫苗與四種常見的季節性冠狀病毒有關,但與導致 COVID-19 的冠狀病毒無關。美國 CDC 指出,後來外界發現這份研究報告並不正確,該研究設計錯誤、導致接種流感疫苗與季節性冠狀病毒的風險被錯誤連結,如果使用正確的方法重新審視數據,會發現流感疫苗接種「不會」增加感染包括季節性冠狀病毒在內的其他呼吸道病毒的風險。
上述澳洲查核單位的報告中也提到,雪梨大學傳染病兒科醫生、教授羅伯特·布伊 (Robert Booy) 表示, 沒有證據表明流感疫苗會增加感染 COVID-19 的風險,「這些病毒彼此完全不同,從生物學或理論上,沒有理由相信接種一種疫苗會增加另一種疾病的風險」。而瑪吉·丹欽也表示「打流感疫苗不會導致你得流感,你也肯定不會因為接種了滅活(killed)的流感疫苗而感染冠狀病毒」。結論
總結而言,傳言唯一明確寫有出處、宣稱是來自於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的「研究論文」,但其實根本只是該期刊官網上的「短評」,英文原文總計只有 5 段、共 212 個字,總計 1291 個字元數而已,絕非一般研究論文的形式及規模。
此外傳言還引述其他多個研究的內容,已被包括美國 CDC 或是國際事實查核單位闢謠澄清過,傳言應是疫苗陰謀論者、蒐集疫苗負面研究結果的集合,傳言說法錯誤。
衛教資源:
衛福部疾管署 -
流感疫苗
呼吸道傳染病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