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1)專家表示無法透過攝取特定水果達到活血、化血塊,甚至「沖洗血管」的功能。(2)想要降血脂保護心血管,就必須降低飲食中的飽和脂肪酸攝取量,以調整「飲食型態」的方式,透過全身性的循環來改善血脂。
(3)應均衡飲食、足量攝取蔬果,而非捨本逐末偏信單一水果的功效。
網傳「日本研究所權威發佈」、「這個水果渾身都是寶」的影片內容,宣稱可讓血管堵塞從 87% 變成 0%,能靠單一特定水果,就能達到「每吃一次血管就被沖洗一遍」的效果。專家表示無法直接透過攝取水果達到活血、化血塊,甚至「沖洗血管」的功能,不可能光靠單一種水果達到謠言中所稱的效果,民眾應該追求均衡飲食、足量攝取蔬果。影片標題與內容說法為錯誤資訊。
吃特定水果就能洗血管的影片內容?
原始謠傳版本:
日本研究所權威發佈:這個水果渾身都是寶!血管堵塞從87%變成0%,靠的就是它!每吃一次,血管就被沖洗一遍,找不到一點斑塊和垃圾!關鍵還很便宜
網傳影片內容:
網傳標題:這個水果渾身都是寶!血管堵塞從87%變成0%(274,067觀看)
網傳內容:每天攝入100克新鮮水果,可是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降低3分之1,保護血管的水果紅黑榜,一次性講清楚。
(01:38)一、保護心血管的水果排行榜
(01:44)1.山楂
《食鑒本草》山楂化血塊、氣塊、活血,同時還能增強血管璧的韌性,防止破裂和滲透,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中醫專家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有輕微的胸悶、心痛、心煩、心悸的人群和血瘀的人群,都可以用來保健養生。
(03:06)2.奇異果
流行病調查結果顯示28天連續吃兩顆奇異果,可抑制血栓形成,降低15%的中性脂肪。
(03:51)3.香蕉
香蕉中含有豐富的鎂元素、鉀元素,而這兩種物質都對於血管健康有好處,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它通過對心肌的抑制,使心臟節律和興奮傳導減弱,從而有利於心臟的舒張與休息,鉀離子還可能防止膽固醇在動脈的沉積、保護血管。
(04:57)4.桑椹
桑椹含有18種氨基酸,同時含有多種維他命,如維他命 B1、B2、C、A、D,胡蘿蔔素還有花青素、蘋果酸,以及鈣質、鐵質等等,營養十分豐富,其中的抗氧化物對血管有保護作用。
(05:56)5.柿子
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軟化血管的水果,每日一蘋果不如每日一柿子。
(06:57)二、不想給血管添堵 三種水果別多吃
(07:16)1.榴槤
榴槤它也是熱量炸彈,含糖量較高,而過多糖分進入體內,可能會使血清三醯甘油濃度升高。
(07:53)2.牛油果
減肥界的新晉網紅水果,雖然低糖、低鹽、低碳水,還富含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但其熱量指數比瘦豬肉還高。
(08:28)3.無花果
無花果雖然吃起來不甜,但是在水果中屬於含糖量比較高的水果,含糖量大約在20%到30%,升糖指數也是比較高的,約為61%。
(09:03)
三、吃水果是個技術活
1. 控制量、種類雜。
2. 兩個時間不吃,飯後、睡前。
3. 不能代替正餐、也不能代替蔬菜。
主要流傳這段 YouTube 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轉傳的影片標題:血管堵塞從 87% 變成 0%,但在影片中的實際內容並沒有提到,而社交平台顯示的標題內容「每吃一次血管就被沖洗一遍」更是「亂說」、「邏輯不通」。
關於影片中「《食鑒本草》山楂化血塊、氣塊、活血......增強血管韌性,防治破裂滲透」、「奇異果可抑制血栓的形成」,「香蕉可防止膽固醇在動脈的沉積」,「柿子是最常見可軟化血管的水果」等說法,蘇秀悅強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出現粥狀硬化斑塊、血栓,若發生在腦部就是梗塞型腦中風,若發生在心臟就是心肌梗塞,斑塊是由膽固醇、發炎細胞堆積、長在血管壁上,而水果的成分就是「醣類」,並無法透過攝取水果達到活血、化血塊,甚至「沖洗血管」的功能。
想要降血脂保護心血管,就必須降低飲食中的飽和脂肪酸攝取量,以調整「飲食型態」的方式,透過全身性的循環來改善血脂,不可能靠水果單一種食物類別,達到謠言中所稱的效果,更不可能靠單一種奇異果或是香蕉等水果,達到謠言中所稱的功效。偏食單一食物無助健康!整體「飲食型態」才是重點
蘇秀悅強調,保護心血管不只不可能光靠單一種水果達到謠言中所稱的效果,謠言所稱的 5 種有利心血管疾病的水果及其有效成分,也是相同的道理,就算該成分對人體健康有好處,但若要達到臨床實際效果,攝取量根本不是一般人日常飲食可以做到的。
台灣一年四季都有豐富的水果種類及產量,不管是用來保護心血管或是促進身體健康,最重要的觀念不是哪種水果最好,而是「天天 5 蔬果」、每天 3 蔬 2 果的觀念,蘇秀悅指出,台灣推廣 5 蔬果運動多年,但至今能做到的人口大約也只有 3 成,民眾應該追求均衡飲食、足量攝取蔬果,而非捨本逐末偏信單一水果的功效,很多民眾誤信單一水果或食物對某一種疾病有預防效果而大量地吃,前陣子流行吃這個、這一陣子流行吃那個,卻還是大啖高油脂的牛排、油炸的炸雞等等,忽略整體「飲食型態」才是最重要的保健方法。
謠言中排名第一的水果是也能入藥的山楂,民眾往往容易受到藥補不如食補的影響,蘇秀悅特別澄清,討論食補的觀念已是中藥材的層次,天然食物無所謂食補功效,更遑論宣稱疾病療效,具有藥性的中藥材必須經由中醫師處方才能避免誤用、亂用;而謠言中提到榴槤是熱量炸彈的說法,蘇秀悅也特別指出,榴槤是低水分、高糖份的水果,並不含有脂肪,整體熱量偏高是因為糖份,每百公克約有 30 克、是一般水果的 2 倍,所以熱量也是 2 倍,因此吃榴槤時只要切記「代換原則」,在每天 2 種、每種約拳頭大小的 100 公克水果的原則下,若吃了一份榴槤那當天就不要再吃其他水果;或是一天只吃半份、50 公克的榴槤,這樣就能安心吃也沒有問題。真假摻半、似是而非的謠言最易誤導!應找專業把關
蘇秀悅指出,酪梨雖然高油脂,但卻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屬於「好的油」,但謠言中卻拿來和瘦豬肉的飽和脂肪相比,根本無法比較、不能一概而論。因此,總結上述三點,蘇秀悅強調該謠言偷換概念、擴大優點時不論缺點、強調缺點時又忽視優點,種種似是而非的論述往往造成民眾無法判斷真假,建議民眾可上各大醫院的營養室網站查詢較有保障,或是現在各大醫院都有營養諮詢門診,只要掛號就能當面得到營養師的正確飲食指引。
專家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