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1)睡眠時水份流失有限,最大流失是排尿,但人體會分泌抗利尿激素保護睡眠品質,傳言強調睡前、睡中要喝水,反而增加夜尿困擾,傳言為錯誤訊息。(2)一杯水大約 300c.c.、相較於 5 公升的全身血液量,比例太低無法造成什麼影響,傳言稀釋血液防血栓的說法為錯誤訊息。
(3)包括國健署等單位都宣導「每天喝足 2000c.c. 白開水,少量、分次、慢慢喝」才是避免心血管疾病的正確方法。
網傳「喝對三杯水 心血管暢通 中風遠離你」傳言,提到睡覺前、後,可喝水預防血栓,稀釋因睡眠而循環變慢、變黏稠的血液,半夜醒來也可喝一杯水、及時補充水分也有同樣效果。但專家表示,一杯水大約 300c.c.、對於全身約 5 公升的血液量而言比例太低,無法達到支撐塌陷小血管的作用,且睡眠時水份流失有限、特地補充水份恐增加夜尿困擾,睡眠時最大的水份流失是排尿,不過人體為了保護睡眠品質會分泌抗利尿激素,睡覺時無法喝水、排尿情況也下降。專家表示指出,清晨、夜間心血管事件與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較有關係,傳言不講最重要的因素、卻強調不重要的血液濃稠度問題,為誤導的錯誤訊息,提醒民眾,白天穩定、持續地喝水才是保護心血管、全身血液循環的正確方法。
睡覺前中後三杯水防血液濃稠?
原始謠傳版本:
喝對3杯水,心血管暢通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睡眠流失的水份極少 抗利尿激素保護睡眠品質
傳言提到「睡覺血流會變慢,血液變得粘稠、容易血栓」、「睡前半小時一杯水」。MyGoPen 致電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他表示睡眠時,血壓變低、循環代謝變慢是人體在睡覺時的自然機制,濃稠度與水份有關,但睡覺時身體流失的水分其實沒有太多,除了打呼張嘴水蒸氣流失、冷氣房裡水分散失稍多一點以外,其他的只有排尿才會比較大量的流失水份,但人體在睡覺時,腦部會分泌「抗利尿激素」,讓人比較不會想尿尿,以保護熟睡的品質,人體每小時每公斤體重會產生 0.5 到 1c.c. 的尿,多一點的人可能會有 1 到 1.5 c.c,通常第一次的尿液感差不多在 250c.c. 上下,所以 60 到 70 公斤的人大約要過 3 個小時多就有第一次的尿液感、想上廁所。
但如果是一個有點年紀、攝護腺肥大,或是血管狀況不好的人,水分流失會比上述的正常情況稍微多一點,尤其攝護腺肥大的人可能晚上 8 點之後就開始限水、以防夜尿,這些特殊族群的才會有睡眠過程中,血液濃稠度變高一點的情況,但即使這樣也不會建議每次起來夜尿的時候就要喝一杯水,因為本身就是限水的病人,頂多喝個一、兩口,讓嘴巴不要乾就可以了。睡眠不佳病患不可行 喝一杯水只佔全身血量 6%
傳言說「睡前一杯、睡中一杯」的喝水法,柳朋馳強調,其實要看病人的條件,如果已經是睡眠不好的人,睡前還要喝水反而因為夜尿而使睡眠更差,而像是膀胱過動症,或是一些比較敏感的人,一喝水就誘發反射、馬上就想尿尿的人,睡前、睡中喝水反而影響睡眠品質、影響健康。
此外,柳朋馳表示,人體的水份約體重的 70%,但血液量只佔體重的 13 分之 1,所以 65 公斤的人差不多有 5 公升的血,一杯 200 到 300c.c. 的水,雖然大約半小時到 1 小時就能完全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但要達到足以將塌陷的小血管撑起的進水量,這樣的比例還太低,水份總量太少、稀釋到全身之後,難以對整體血液造成多大的影響。睡醒喝只是鼓勵多喝水而已 一整天穩定持續喝才正確
傳言提到的第一杯「清晨醒後喝水,稀釋變黏的血液」,柳朋馳表示,睡醒之後因為已是白天,要去上廁所都不影響作息,所以睡醒時要喝水、喝多少水都沒有關係,強調要喝這杯水頂多只是包含在鼓勵多喝水的整體觀念。
柳朋馳建議,真要刻靠多喝水防血栓的話,與其講特定的時間要喝水,其實更重要的是算「總水量」,也就是一整天喝水的總量,扣掉睡覺的 8 小時,以及睡前幾小時也避免喝太多水,以 70 公斤體重、一天應該喝 2100 到 2500c.c. 的水,分攤在白天的 12 小時內,每小時穩定地喝 200c.c.,再加上飲食中的湯湯水水,這樣一整天的水分補充才是比較理想的狀態;柳朋馳強調,白天穩定的喝水,比睡覺前、中、後那幾杯都重要,不是一杯、三杯的問題,也不是特定時間的問題,而是總喝水量、穩定持續地喝水的好習慣,想要喝水保護心血管,這二個才是正確的觀念。清晨易高血壓、心血管事件 血液濃稠度不是關鍵
柳朋馳指出,傳言會特別強調睡覺前中後要喝水,可能是與過去研究提到的「清晨血壓升高」現象(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有關,過去曾有研究發現清晨 3 點到 6 點是心肌梗塞的好發時間,而如果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話,則會提早 3 個小時,大約在半夜可能 12 點到 3 點之間,這些統計可知並非一定只有單純血液濃稠度的問題,還有生理本身的現象,人體血壓在清晨快醒過來之前、為了應付一天的開始會急劇上升,所以會有清晨血壓偏高的現象,血壓上升、心跳加速就容易出現心血管事件,血液的濃稠度並非關鍵,傳言沒有完整敘述人體在睡覺前、中、後的血壓、排尿、或是荷爾蒙不平衡所造成的高血糖黎明現象等等整體的運作情況,將清晨心血管事件與血液濃稠度連結,並因此延伸出睡覺三杯水的傳言,恐易造成誤導。結論
總結而言,人體血量約體重的 13 分之 1,睡覺前、中、後各一杯水,若都以300c.c. 計算,對大約 5 公升的血液量而言比例太低,對於支撐塌陷的小血管並無幫助、與血液黏稠度關係不大。與其在睡覺前、中、後喝水,還不如在白天時,每小時穩定、持續地的喝水,對於保護全身血液循環系統更有幫助。
專家表示,清晨雖是心血管事件好發的時間,但主要原因包括人體的血壓會在清晨急遽升高的「清晨現象」、半夜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傳言忽略這些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卻只提血液在睡覺時循環變慢、變濃稠等不重要的原因,易使民眾誤解,錯誤認知清晨心血管事件的原因、進而採取意義不大甚至妨害睡眠的行為,傳言為錯誤訊息。
衛教資源:
國健署 - 預防心血管疾病,從健康生活型態做起
諮詢專家: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 柳朋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