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1)網傳訊息是資深謠言改編,至少從 2021 年就 7 月開始流傳,只是不斷替換病毒名稱。(2)傳言宣稱「COVID-Omicron XBB的毒性是 Delta 變種的 5 倍」、「死亡率也比 Delta 高」是錯誤說法。
網傳「新加坡消息!勸大家一定要戴口罩,因爲新的 COVID-Omicron XBB變種冠狀病毒是不同的、致命的......」的訊息。經查證,網傳訊息是資深謠言改編,不過是在文中把病毒類型名稱替換後便再度流傳,敘述大致上都相同。XBB 是 Omicron BA.2.10.1和 BA.2.75 的重組變異株,其症狀還是和 Omicron 差不多,以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發燒為主,目前數據顯示 XBB 的疾病嚴重度並沒有提高,傳言說法為錯誤訊息。
XBB毒性是Delta的5倍?
原始謠傳版本:
新加坡消息!
勸大家一定要戴口罩,因爲新的 COVID-Omicron XBB變種冠狀病毒是不同的、致命的並且不容易被正確檢測到:- 新型 COVID-Omicron XBB病毒的症狀如下:- 1.不咳嗽。 2. 不發燒。 只會有很多:- 3. 關節痛。 4. 頭痛。 5. 頸部疼痛。 6.上背痛。 7. 肺炎。 8. 一般沒胃口。 當然,COVID-Omicron XBB的毒性是 Delta 變種的 5 倍,死亡率也比 Delta 高。 病情達到極端嚴重程度所需的時間較短,有時沒有明顯的症狀。 讓我們更加小心! 這種病毒株並不存在於鼻咽區域,它會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直接影響肺部,即“窗戶”。 幾名被診斷出患有 Covid Omicron XBB的患者最終被歸類爲沒有發燒、沒有疼痛,但 X 光片顯示爲輕度胸部肺炎。 鼻拭子檢測通常對 COVID-Omicron XBB呈陰性,鼻咽檢測的假陰性病例正在增加。 這意味着病毒可以在社區傳播並直接感染肺部,導致病毒性肺炎,進而引起急性呼吸壓力。 這就解釋了爲什麼 Covid-Omicron XBB變得具有高傳染性、高毒性和致命性。 請注意,避開人羣密集的地方,即使在空曠的地方也要保持1.5m的距離,戴上雙層口罩,佩戴合適的口罩,在大家無症狀(無咳嗽或無打噴嚏)的時候勤洗手。 這種 Covid Omicron *“WAVE”* 比第一波 Covid-19 更致命。 所以我們必須非常小心並採取各種增強的冠狀病毒預防措施。 還要與您的朋友和家人保持警惕的溝通。 不要將這些信息留給自己,儘可能多地與其他親戚和朋友分享,尤其是您的家人和朋友。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網傳訊息的原始出處為何?
(一)查核記者檢視網傳訊息,發現其敘述和 2021 年 7 月流傳過的 Delta 病毒謠言極為相似,一樣宣稱症狀不咳嗽、發燒,只會關節痛、 頭痛、頸部疼痛、上背痛、肺炎、無食慾;也稱新型變種病毒的毒性比原有病毒高 5 倍、更不容易被檢測出來、更致命。
此傳言只不過是在文中把病毒類型「Delta」替換成「Omicron XBB」、「BA4」、「BA5」等各種版本之後再次流傳,是資深謠言的變形;過去 MyGoPen 就有做過相關查證。
(二)綜合《路透社》(Reuters)、印度媒體《ABP Network》報導及《MMI Online Limited》、《The Quint》等事實查核單位報告指出,此訊息不只在新加坡流傳,也在印度、美國等其他國家流傳,上述單位均已表示網傳訊息「錯誤」、「含有誤導性」、「危言聳聽」。COVID-Omicron XBB 是什麼?毒性較高?
(一)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2022 年 10 月 31 日的防疫記者會上曾對 XBB 變種病毒進行說明,他解釋,XBB 是 Omicron BA.2.10.1和 BA.2.75 的重組變異株,當時新加坡的疫情主要就是因為 XBB。
羅一鈞指出,XBB 的傳播和可能重複感染的情形都會有增加,不過疾病嚴重度並沒有提高,鼓勵民眾可接種次世代疫苗來因應 XBB 病毒。
(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2022 年 10 月 27 日發布的聲明中指出,XBB 的全球流行率為 1.3%,並已至少在 35 個國家檢測到,雖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但根據目前的數據顯示,XBB 感染的疾病嚴重程度並未增加,也沒有證據證明 XBB 有明顯的免疫逃脫的狀況。
所以基於以上,世衛認為不需要將 XBB 指定為高關注的變異株,但他們仍會持續監測,目前世衛官網最新的監測資料更新時間為 2022 年 11 月 29 日,針對 XBB 的相關措施仍維持現狀,沒有改變。
因此,網傳訊息宣稱「COVID-Omicron XBB的毒性是 Delta 變種的 5 倍」是錯誤說法、「死亡率也比 Delta 高」也無根據。XBB 症狀不咳嗽、發燒?
在台灣出現感染 XBB 病毒前,羅一鈞曾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2022 年 10 月 14 日的防疫記者會上回應記者提問時指出,無論是 BA.5、BA.2.75、BA.4.6、BF.7、XBB 哪一種變異株,都是 Omicron 的其中一種。
所以變異株的症狀還是都跟 Omicron 一樣,最主要是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發燒這 4 個最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很少數的個案會有嗅覺、味覺異常的情形,不過跟先前的 Alpha、Delta 相比是少之又少。
因此,網傳訊息宣稱 XBB 的症狀沒有咳嗽、發燒是錯誤說法。
資料來源:
Reuters - Fact Check-No evidence COVID-19 Omicron XBB variant has higher mortality rate, or is five times more ‘toxic,’ than Delta
ABP Network - WhatsApp Message On XBB Variant Fake, Health Ministry Says. Know Facts About The Omicron Subvariant
MMI Online Limited - Fact Check: Viral Post On Covid XBB Variant Is Misleading
The Quint - Is COVID-19 XBB Variant 5x 'More Toxic Than Delta?' Post is Alarmist!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YouTube - 2022/10/31 14: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
WHO - TAG-VE statement on Omicron sublineages BQ.1 and XBB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YouTube - 2022/10/14 14: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