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重金屬銻與雙酚 A 理論上不會出現在寶特瓶內,但若有原物料控管問題,就有可能產生。網傳「不可不知的寶特瓶潛藏的危機」的訊息,根據專家和研究顯示,若在寶特瓶的製造過程中管理得宜,重金屬銻理論上就不會釋出。而環境賀爾蒙包括雙酚 A 、塑化劑等物質「理論上」也不應該出現在寶特瓶中,但在製造過程中若有原物料控管問題,就有可能會產生。專家也建議,民眾應盡量避免使用塑膠容器。
寶特瓶潛藏危機的圖片
原始謠傳版本:
【不可不知的,寳特瓶潛藏危機】
【轉分享,給你好能量好運氣,讓更多人得到幫助】
專家研究,重複使用瓶子很容易把重金屬吃下肚喝完的寶特瓶,很多人會直接裝水繼續喝。
但是
1.寶特瓶裝溫水會産生毒素,寶特瓶一但碰上熱氣大約只要40度,塑膠材質就會釋放毒素,産生一種致癌的重金屬「銻」。
2.寶特瓶裝的白開水,在車裡曬太陽,也會把銻給曬進喝的水裡。
3.寳特瓶也不要拿來裝,酸性的汽水或鹼性的檸檬水。因為會讓瓶子釋放一種環境荷爾蒙,叫「雙酚A」不但會致癌,還會造成免疫系統失常。雙酚A還會造成青春發育期提前、肥胖症、糖尿病、過動症等。
寳特瓶,請用回收,別因為環保而傷了健康
主要流傳這張圖片:
查證解釋:
此則流傳訊息的主要論點包括:一、塑膠材質遇熱會釋放出重金屬銻(Sb),二、寶特瓶會釋放出雙酚 A,三、雙酚 A 會造成青春期提前、肥胖、糖尿病、過動等症狀。
針對「塑膠材質遇熱會釋放出重金屬銻」的問題實際諮詢中興大學材料系助理教授薛涵宇,他表示,製做寶特瓶(PET)時需要用到催化劑,成分包含重金屬銻,但若控管好製造過程,應可避免釋出。也就是說,寶特瓶中「不一定」會釋出銻,而是需視製造過程中「原物料本身控管」而定。
薛涵宇說,若製造商在生產寶特瓶的過程中使用其他安全金屬種類的催化劑,就可以避免銻釋出。但他也指出,在生產過程中,如果廠商使用回收塑膠廢料或帶有塑膠染色的原料,就有可能會造成其他重金屬的釋出。
根據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的專家南臺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教授陳澄河表示,2006 年德國海德堡大學環境地球化學系教授蕭提克(William Shotyk)研究發現,寶特瓶瓶裝水的銻含量會隨著儲存時間而增加。但是若保存在低溫環境中,釋出的銻含量應可控制在安全值內。不過,若將寶特瓶長時間曝曬於陽光下或受熱,就有可能會釋出較多的銻。
陳澄河指出,大量的銻會引起頭痛、嘔心等症狀,但寶特瓶溶出的銻含量對人體而言相當低,因此較難斷定銻會對人體有什麼傷害,且目前也沒有因喝瓶裝飲料而中毒的案例。
針對「寶特瓶可能會釋放出雙酚 A」的說法,薛涵宇說明,在製造塑膠的過程中需先將塑膠軟化,而透過「加熱」的方式成本較高,因此,為了降低塑膠軟化的成本,廠商在製造過程中會加入不同種類的塑化劑以方便加工,這個過程也就容易導致塑膠製品釋出雙酚 A 等物質。而塑化劑本身就是一種「環境荷爾蒙」。
薛涵宇引用一份 2013 年的研究表示,「理論上」寶特瓶不應該會有塑化劑產生,但在製造期間,包括使用的原物料不純、設備機台污染、瓶蓋密封樹酯造成汙染等「原物料控管」問題,就有可能釋放出「塑化劑」,且許多都屬於「環境賀爾蒙」,通常會對人體有不良影響。
薛涵宇認為,提到「環境荷爾蒙」不需要過分強調「雙酚 A」,否則會讓民眾誤以為環境賀爾蒙只有雙酚 A,或是只有雙酚 A 才有毒性。
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招名威表示,寶特瓶的確可能會釋放環境荷爾蒙,但不一定是雙酚 A。他說,環境荷爾蒙容易累積在體內器官、脂肪細胞和生殖系統之中,干擾內分泌的正常運作。
招名威建議,民眾應避免重複使用寶特瓶,因為塑膠製品是由純人工合成,有可能會出現未知的化學物。他也指出,若塑膠容器清洗、烘乾過後,也有釋出化學物質的可能。雖然有些塑膠製品號稱可以耐高溫,但塑膠的彈性仍有一定限制,且烘乾過後的塑膠瓶加水後容易將分離的潛在化學物質沖下。另外,若一定要使用塑膠容器,招明威建議應使用乾淨的水沖洗過後再繼續使用。
根據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高劑量的雙酚 A 的確會對動物的生殖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儘管對人體內乳腺、生殖、代謝、神經行為與免疫系統的影響仍有不確定性,但仍無法排除可能。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已於 2013 年公告中規定,市售的嬰幼兒奶瓶不得使用含雙酚 A 的塑膠材質。
科技部與陽明大學、台灣大學、聯合醫院等學者組成的團隊針對環境荷爾蒙做出的研究發現,市售飲料、飲用水、瓶裝水、免洗餐具、室內灰塵等均含有環境荷爾蒙壬基酚與雙酚 A。其中,瓶裝飲料含量較包裝水高,且使用溫度越高溶出量也越高,因此該份報告提醒民眾,應盡量減少使用塑膠容器,尤其是在高溫時使用。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毒物科醫師楊振昌也曾在《癌症新探》表示,近年來有關雙酚 A 的動物研究越來越多,結果顯示雙酚 A 對實驗動物可能造成的危害包括肥胖、神經系統受損(可能導致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甲狀腺功能異常、性器官危害等。
資料來源: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 「寶特瓶真的會溶出塑化劑及重金屬嗎?」專家意見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Study on the leaching of phthalates from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bottles into mineral water
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 - 雙酚A
科技部 - 生活中多種環境荷爾蒙暴露的健康風險-以壬基酚與雙酚A為例
台灣癌症防治網 - 甚麼是雙酚A?雙酚A會引起癌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