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專家表示,手機充電時,除非充電器品質不良,否則不會危害人體。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則指出,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使用行動電話會接觸的射頻電磁場列為「可能導致致癌」的「2B」分類,即目前沒有確實的論證或研究確定使用這些設備確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網傳「充電時別用電話因為你全身也充滿電」的影片。專家表示,影片中的測量儀器為「非接觸型驗電筆」。當驗電筆前端的線圈置於電磁場時即可以感應出電壓,並發出警報。專家解釋,電路的火線中有 60 Hz(赫茲)的交流訊號,只要是交流訊號就會輻射出電磁波。專家也說,手機充電時,除非充電器品質不良,否則不會危害人體。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指出,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使用行動電話時,會接觸到的射頻電磁場列為「疑似或是可能導致致癌」的「2B」分類,即目前沒有確實的論證或研究確定使用這些設備確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充電時別用電話因為你全身也充滿電?描述手機電磁波的影片貼文
原始謠傳版本:
充電時別用電話因為你全身也充滿電,去年30歲以下腦中風全台灣多於往年12%,以下的這個影片實驗手機充電時的狀態,充電中不要使用,不然全身都有致癌的電磁波。
或這個版本:
這個影片實驗手機充電時的狀態,充電中不要使用,不然全身都有致癌的電磁波。
充電時別用電話因為你全身也充滿電,去年30歲以下腦中風全台灣多於往年12%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或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影片中使用的檢測器具是什麼?
科學知識網站《跟著鄭大師玩科學》指出,影片中所使用的檢測工具為「非接觸型驗電筆」,用來測試電路中的火線。在 YouTube 影片〈便宜、好用又安全的非接觸型驗電筆 Non Contact Voltage Tester〉中也可以看到相同的驗電筆。
實際檢索中國華誼智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網站,可以看到一款「PM8909 电压探测笔」,和流傳影片使用的檢測器相同。
影片中的「驗電筆」確實可以檢測出電磁波嗎?
《跟著鄭大師玩科學》解釋,電路的火線中有 60 Hz(赫茲)的交流訊號,只要是交流訊號就會輻射出電磁波。而這個驗電筆的前端有一個線圈,當此線圈置於電磁場時,線圈中的磁力線數目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因此感應出一個電壓,通過測試儀中的電路來發出警報。
《跟著鄭大師玩科學》說明,影片中的驗電筆也會感測到人體有 60 Hz 交流電的原因,是「充電器中的 60 Hz 交流訊號饋入輸出的直流電路中」,也就是這個手機充電器品質不良。但這並不足為懼,因為 60 Hz 電磁波是居家環境中最常見的電磁波。
實際詢問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空保處表示,官方在量測電磁波時是使用專業設備,價格較昂貴。而民間使用的電磁波測量設備,可能會對電磁波有些感應,但是它的精確度並不等同標準的量測設備,所以它能量測到哪一個頻段、有什麼影響很難去界定。手機充電時,會釋放出更多電磁波嗎或是對人體造成危害嗎?
《跟著鄭大師玩科學》表示,手機充電時,除非充電器品質不良,否則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跟著鄭大師玩科學》補充,生活中的 60 Hz 電磁波無所不在,任何使用 110V 交流電的電器都會產生,但這種 60 Hz 頻率的光子能量極低,因此毋須過度擔心。
空保處表示,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使用行動電話時,會接觸到的射頻電磁場列為「疑似或是可能導致致癌」的「2B」分類,即目前沒有確實的論證或研究數據可以確定使用這些設備確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空保處補充,在環保署的法規《限制時變電場、磁場及電磁場曝露指引》中,有針對「非職業場所之公眾於環境中曝露各頻段」限制的參考。如電視台、基地台、電塔等稱為極低頻;若是手機或是和電磁場有關,一般稱為射頻,頻率會較高。
《法新社》也在查核報告中引述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指出,目前並無證據證實暴露於低度電磁場會對健康造成任何影響。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資訊也顯示,無科學證據證明暴露於使用手機產生的射頻,與健康問題有關。
專家諮詢:跟著鄭大師玩科學
單位諮詢:環保署 - 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
資料來源: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 IARC CLASSIFIES RADIO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S 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法新社 - Misleading video on risks from charging phone spreads worldwide
世界衛生組織 - Radiation: Electromagnetic fields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 Do Cell Phones Pose a Health Haz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