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醫師指出,身體確實可能因為缺少水分導致中風,如因血液黏稠性太高、脫水狀況太嚴重等,進而導致中風,但多在較為極端的狀態下才有可能發生。網傳「藝人廖峻,中風是因為長期口渴,水份補充不足導致」等訊息。醫師指出,在較為極端的狀態下,身體確實有可能因為缺少水分導致中風,如因血液黏稠性太高、脫水狀況太嚴重等,進而導致中風。但醫師也說,以預防中風這點來看,「多喝水」並沒有非常有效,也不是單純沒有喝水就會導致中風。另外,若以為多喝水就可以預防中風,卻不治療三高、戒菸等容易導致中風的危險因子,反而會非常危險。網傳訊息屬於部分錯誤的內容。
跑廁所比中風好,中風是因為長期口渴,水份補充不足導致?
原始謠傳版本:
藝人 廖峻
❤️請耐心看完了…。
『跑 廁 所 ,比 中 風 好 …。』
~ 寧願好死,也不要中風…~
我是50後……,
退伍時,身高175cm ,體重72kg…。
退伍30年 ⋯?
體重~均維持在74~75kg左右,
相當自豪~體態體能的維持 ⋯。
4年前的昨天……?
我依然~騎著腳踏車~運動,
4年前的今天早上,仍去運動…。
我沒有高血壓、
沒有心臟病、
沒有糖尿病 ⋯。
但,4年後的今天…?
我中風了 ⋯!
當我醒來時,已在義大加護病房 ⋯,
6天的加護病房 ⋯?
7天的普通病房 ⋯?
診斷病因⋯?
高血脂、血濃稠⋯!
出院後,每天就是~
吃不完的藥⋯,
扎不完的針⋯,
各種的保健食品⋯!
忍著痛的推拿(民間療法)…,
及艱辛的復健療程 ⋯,
坐著輪椅 ⋯!
撐著ㄇˉ型~四腳輔助,
練習站立⋯,
過程比~2歲小孩子,練習走路更難 ⋯!
這過程,不輕鬆 ⋯!
當時,我也思考 ⋯?
為何?我會中風…?
在幸福診所的~林憲章醫師的
醫護下⋯?
才得知~肇因是…?
長期口渴⋯,水份補充不足 ⋯,
在此,呼籲各位 ⋯?
記得要喝水 ⋯。
隨時,補充水份 ⋯,
當你有口渴感覺時 ⋯,
身體水份~已不足 ⋯,
我們每個人~每天所需的水份補充 ⋯?
體重1公斤~30cc ⋯
體重60公斤~60C30=1800cc ⋯(最少)
如果可以,出外帶備一支水 ⋯,
有人說:多喝水,會常跑廁所 ⋯?
我都回應對方 ⋯?
常跑廁所,總比中風好 ⋯。
千金良藥~不及多喝水 ⋯!
請緊記:
運動前後,一杯水…,
泡澡前後,一杯水…,
飯前飯後,一杯水…,
睡前~ㄧ杯溫開水…,
起床~一杯溫開水…,
保你頭好~壯壯、健康到年老 ⋯
奉獻我的經歷,供大家參考 ⋯
《水份補充得夠-,想中風也難…》
讀者強調,中風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
也不只限男性……,
現在年輕人中風,也有逐漸攀高比例……,
水份基本攝取量~要足夠,確實是預防之道,大家不可不察…!
請記住:
飲料不等於水
茶也不等於水
轉載~
➡
附加一㸃➡冰冷的飲料少喝為妙!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造成「中風」的原因是什麼?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張哲肇指出,中風基本上和腦血管有關,如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或者是血管血流不通導致塞住。而中風主要分成出血性和梗塞性兩種,一般約 8 成左右的中風屬於梗塞性,另外 2 成左右為出血性。
大灣健全診所院長王威傑表示,中風分成缺血性和出血性。缺血性中風是因為腦血管阻塞,無法運送氧氣,進而造成腦部無法收到氧氣、缺氧,導致腦細胞不可逆死亡。出血性中風則是因腦血管破裂,導致氧氣無法運送至腦細胞,最終同樣造成腦細胞不可逆的死亡。流傳內容指出「長期口渴,水份補充不足…是導致中風的原因」,請問「多喝水可以預防中風」的說法是否有根據?
張哲肇指出,在較為極端的狀態下,身體確實有可能因為缺少水分導致中風。第一種狀況是因血液黏稠性太高、缺少水分時,有些人的體質較容易產生血栓,因此造成腦血管阻塞,導致腦中風。第二種則是病人若脫水狀況太嚴重,可能會影響到血壓,使血液送不到血管的末梢,造成末梢血管缺血,進而導致中風。
張哲肇說,若以上述情況來看,「多喝水」通常只能避免梗塞性中風,與出血性中風沒有關係,而且這是要在比較極端的狀態下才有可能發生。因此,以預防中風這點來看,「多喝水」並沒有非常有效,也不是單純沒有喝水就會導致中風。
王威傑表示,假設人體長期處於極度脫水的狀態,由於血液比較黏稠,尤其是在血管本身就較為狹窄的狀況下,確實有可能會增加中風機率,但如果要以每天多喝水去預防中風,則較為不切實際。
王威傑解釋,當血管變得比較狹小,血液很黏稠,這時容易增加缺血性中風的風險。而造成這個狀況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以及抽菸等易造成動脈硬化的因素。所以,因為脫水造成中風的機率其實很小。
王威傑也說,流傳內容提到該名個案有「高血脂」,這很容易造成動脈長久性的發炎,慢慢導致阻塞,所以傳言中導致該個案引起中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高血脂,應不是喝太少水所致。
王威傑強調,缺水缺到極致確實不太好,但若以為多喝水就可以預防中風,卻不戒菸,也不治療高血脂,這樣反而非常危險。「每個人每天所需的水份為:體重1公斤~30cc ⋯體重60公斤~60x30=1800cc」,這個說法正確嗎?
張哲肇表示,傳言所述是較為簡略的算法,是在都沒有活動狀態下的估算值,因為在不同氣溫、不同身體狀態下也會有差別。假如一整天都躺在床上沒有動,所需的水分量也就沒有那麼多;如果是在大太陽底下工作、運動,消耗的水分就會多更多。
張哲肇說,這個估算值是參考用,但還是要依實際狀況而定,若真的有需要時,多喝一些水也無妨,因為要喝到所謂的「水中毒」需要非常大量,可能至少 5、6000cc 以上才會發生。因此,在絕大多數的狀態下,多喝點水對身體其實影響不大。
王威傑指出,並沒有強制人一天要喝多少水,而且也要依據身體的狀況調整,例如有心衰竭的病人,或者是慢性腎臟病的病人,這時候反而不能喝太多水。而這種算法只有聽過結石的病人在預防腎結石或是輸尿管結石時,會以這樣的方式計算。
王威傑表示,一般而言,人體每個小時大概會產生 30 至 60cc 的尿量,加上在空氣中或是呼吸時不自覺喪失的水分,若以一個人 60 公斤左右來看,一天大約喝 2000cc 的水還算合理,但並沒有說一定要喝到什麼狀況,且目前也無「沒喝多少水就會導致中風」的證據。
根據查證,類似強調「跑廁所比中風好」的相同內容至少在 2017 年就在媒體報導中出現過,甚至流傳特定時間點喝水預防中風的說法。
過去醫師也有對此澄清解釋,並無什麼時段飲水或飲用量要達到多少的條件,雖然多喝水確實有助於降低腦中風的風險,但並不限於特定時間點,適時補充水分即可。
專家諮詢: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外科醫師 - 張哲肇
大灣健全診所院長 - 王威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