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大英博物館並未禁止使用「木乃伊」一詞,未來也沒有淘汰這個名詞的計畫。網傳「英國博物館將停用木乃伊一詞」的訊息,內容聲稱大英博物館為了政治正確,以後將禁止使用木乃伊(mummy)一詞,改用「木乃伊化的人」(mummified person)或「木乃伊化的遺骸」代稱。經查證,大英博物館並未禁用或停用「木乃伊」一詞,會以「木乃伊化的遺骸」、「木乃伊化的人」稱呼,是希望遊客理解他們看到的木乃伊,是過去曾存活在世界上的人,而非單單只是一項物品;目前展覽「木乃伊」和「木乃伊化的遺骸」兩種術語皆有使用,未來也沒有淘汰木乃伊這個詞的計畫,網傳訊息不正確。
以後不能用木乃伊這個詞?
原始謠傳版本:
最近英國大英博物館,
要將「木乃伊」(mummy)正名為:
「木乃伊化的人」。
除了讓撕去木乃伊令人害怕的標籤,
並且尊重古埃及人,
畢竟生前他們也都是有名有姓,
用原來的名字稱呼,
或許是緬懷的一種方式之一。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網傳訊息原始出處為何?
MyGoPen 檢視網傳訊息所附連結,可以找到《新頭殼》2023 年 1 月 23 日的報導,標題為《以後不能說「木乃伊」? 英國博物館決定正名 原因曝光》,其內文提到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報導,英國博物館以「政治正確」為由,將停止使用「木乃伊」(mummy)一詞,改用「木乃伊化的人」(mummified person)或「木乃伊化的遺骸」。
利用「British Museum、mummy」等關鍵字進行搜索,可以找到《每日郵報》1 月 21 日發布的報導,標題為《Don't use the word 'MUMMY'... it's offensive to ancient Egyptians: Museums stop using age-old expression out of 'respect' for 3,000-year-old dead》(別使用「木乃伊」一詞...這是對古埃及人的冒犯:博物館出於對 3000 年死者的「尊重」,停止使用長久以來的表達方式),即為網傳訊息原始出處。
實際檢視原始報導,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提到,在展覽中使用「木乃伊化的遺骸」,是想向遊客強調他們看到的木乃伊,都是過去曾經存在於世界上的人;漢考克大北方博物館(Great North Museum: Hancock)則是使用「木乃伊化的人」,不再將木乃伊視為一項非人化的物品。
國內外有關木乃伊更名的新聞,大多是在 1 月 23 日以前出現,但其實《每日郵報》在 1 月 24 日已更新內文,大英博物館的發言人表示,館方並未禁止使用「木乃伊」,實際上,在大英博物館的展間,或是官網介紹、搜尋結果等,還是可以看到 mummy、mummies 等字眼。
此外,國際事實查核單位 Reuters Fact Check 向大英博物館求證,發言人澄清,「木乃伊」和「木乃伊的遺骸」這兩個術語目前都有在展覽中出現,目前也沒有計畫淘汰「木乃伊」一詞。
總結來說,網傳訊息大多引用《每日郵報》最原始的報導,大英博物館後來已澄清,並沒有「禁止」使用木乃伊一詞,網傳「以後不能再使用木乃伊這個詞」的說法並不正確。
資料來源:
新頭殼 - 以後不能說「木乃伊」? 英國博物館決定正名 原因曝光
Daily Mail - Don't use the word 'MUMMY'... it's offensive to ancient Egyptians: Museums stop using age-old expression out of 'respect' for 3,000-year-old dead
Wayback Machine - Don't use the word 'MUMMY'... it's offensive to ancient Egyptians: British Museum bans age-old expression out of 'respect' for 3,000-year-old dead
The British Museum - Egyptian death and afterlife: mummies、human mummy
Reuters Fact Check - Fact Check-The British Museum has not banned the word ‘mu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