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1)網傳影片引用氣象預報網站 Windy 的數據,該數據為預測數值,並非實際監測數據,測量方式也與台灣的監測站不同。(2)環境部表示,調閱 5 月 10 日至 18 日中部空品區空氣品質監測站數據,二氧化硫濃度並未有明顯增加或變動情況。
網傳「台灣空中紅通通」的影片及訊息,內容聲稱有民眾發現台中在 5 月 15 日晚間,二氧化硫(SO₂)濃度異常高,整個呈現紅色情況,懷疑是發電廠所致。經查證,網傳圖片來自氣象預報網站 Windy,該網站使用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大氣建模系統「GEOS-5」,並根據過往排放資料做出推估,並非實時監測數據。環境部表示,調閱 5 月 10 日至 18 日中部空品區空氣品質監測站數據,並未發現二氧化硫濃度增加或是明顯變動的情況;此外,Windy 網站呈現的數據僅為模擬結果,且測量數據為「總氣柱含量」,單位是毫克/每平方公尺(mg/m²),與台灣地面空氣品質監測站所量測的「地面濃度」(單位為 ppm),無法直接對應或比較。網傳訊息把預測數據當成是實時監測數據,容易造成民眾誤解。
台中二氧化硫濃度超高?
原始謠傳版本:
台灣空中「紅通通」現異象! 這團煙霧"比PM2.5還恐怖?!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網傳訊息原始出處為何?
MyGoPen 檢視網傳影片浮水印,可以找到影音平台 TikTok 用戶「user77514606372811」於 2025 年 5 月 17 日發布的影片,經檢視後確認與網傳影片相同。根據影片中的新聞報導,可以找到中視新聞於 5 月 16 日上傳官方 YouTube 頻道的影片,即為網傳影片原始出處。
實際檢視影片內容,發現該則新聞是在探討台灣核電於 5 月 17 日全數除役,經濟部長郭智輝稱火力發電占比將達到 84%,並以此帶入空汙議題,訪問能源專家及醫師的看法。
中天新聞於 5 月 16 日也有上傳同一則報導,不過對比中視新聞的原始報導,在 0:55 - 1:09 處有引用幾張聲稱是台灣上空二氧化硫(SO₂)濃度的圖片,中天新聞的報導則沒有,而是以其他的畫面取代。
中視新聞原始報導有註明來源,是社群平台 Threads 用戶「cosmossandy」於 5 月 15 日的發文,附圖為捷克天氣預報公司 Windy 網站的擷圖。本次查核報告將針對該網站數據代表的意義進行查證。
首先要了解的是,Windy 是一個氣象「預報」(forecasting)網站,預報並非實時監測,無法呈現即時的數據。Windy 在 2018 年 5 月的一則貼文中,提到該網站上的二氧化硫濃度預報,主要從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大氣建模系統「GEOS-5」,該模型每 12 小時更新一次。
2020 年 2 月,有用戶詢問 Windy 為何中國武漢上空的二氧化硫濃度異常高。這其實是新冠肺炎時期的謠言,聲稱武漢地區二氧化硫濃度高是因為大量焚燒屍體。
國際事實查核單位 Full Fact 當時曾發布查核報告,訪問 NASA 全球建模與同化辦公室(GMAO)氣象學者達席爾瓦(Arlindo M da Silva),達席爾瓦表示,「GEOS-5」的二氧化硫濃度模擬,並未將真實衛星資料「同化」進預測中,而是根據過往的排放數據推估。
達席爾瓦也提到,NASA 的預測是根據固定的排放清單製作,雖然這些清單在建立時會參考衛星數據,但它們無法反映二氧化硫每日排放的波動,因此也無法掌握人類活動突發變化所造成的影響。
上述可知,Windy 網站呈現的數據,屬於根據過往資料模擬的「預報」,並非實時監測數據,把預測結果當成實際情況,容易出現誤差。台中二氧化硫是否真的超標?
檢視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的公開數據,以 2025 年 5 月 20 日16:00 來看,西屯檢測站測得的二氧化硫為小時 1.3 ppb,空氣品質指標(AQI)屬於「良好」,不過該網站最多只能查詢 3 天前的數據,無法確認網傳圖片發布時(5 月 15 日)二氧化硫的排放情況。
補充:ppb 代表「十億分之一」,ppm 代表「百萬分之一」,1 ppm = 1000 ppb、 1 ppb = 0.001 ppm。台灣二氧化硫小時平均值須低於0.065 ppm,5 月 20 日西屯測得二氧化硫為 1.3 ppb,即 0.0013 ppm ,小於空汙標準值。
不過,環境部大氣環境司於 5 月 19 日有作出澄清,表示在調閱 5 月 10 日至 18 日中部空品區空氣品質監測站數據後,發現二氧化硫(SO₂)、二氧化氮(NO₂)與細懸浮微粒(PM 2.5)濃度均無明顯增加及變動趨勢,且該時段二氧化硫及二氧化氮的 AQI 指標屬於「良好」等級;PM 2.5 的 AQI 指標則介於「良好」至「普通」等級,環境上無明顯影響變化。
環境部也提到,國外網站所使用的數據來源為氣象模式預測,紅色區域代表二氧化硫「總氣柱含量」,單位為毫克/每平方公尺(mg/m²),代表自地表至高空整個大氣柱中,每一平方公尺面積所包含的二氧化硫總質量,與地面空氣品質監測站所量測的「地面濃度」(單位為 ppm),無法直接對應或比較。該網站所呈現的紅色圖示,僅作為模擬結果的視覺化呈現,並不代表實際空氣品質狀況。結論
總結來說,網傳影片中引用的圖片,來自氣象預報網站,並非實時監測數據,且測量方式也與空氣品質監測站所測的「地面濃度」不同,不能以預測結果直接類推實際情況,網傳訊息容易造成民眾誤解。
資料來源:
YouTube - 台灣空中"紅通通"現異象"! "這團煙霧"比PM2.5還恐怖?!│中視新聞 20250516
聯合新聞網 - 核電下月歸零 郭智輝:火力發電占比84%
YouTube - 【每日必看】台灣空中紅通通現異象! "這團煙霧"比PM2.5恐怖?! 20250516
Threads - cosmossandy
Windy - Accurate sulfur dioxide readings
NASA - GEOS SYSTEMS
Windy - Wuhan Sulfur Dioxide Levels Abnormally High or Just Industry?
Full Fact - These aren’t satellite images and they don’t show evidence of mass cremations in Wuhan
NASA - Arlindo M da Silva
環境部 -
空氣品質監測網
針對媒體報導臺灣西部「空中紅通通」煙霧異象之澄清說明
延伸閱讀:
【錯誤】林口發電廠加大運行?PM2.5害肺腺癌病人多4到6倍?不實數據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