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1)一天 24 小時肌肉都在流失,不止睡覺期間,且睡眠有助肌肉修復,傳言「睡覺時,肌肉竟然還會默默縮水」為易誤導的說法。(2)吃增肌食物應於運動後 2 小時、並非睡前,睡前也不應激烈運動,傳言「把握睡前 30 到 60 分鐘的黃金時機吃對食物」為錯誤說法。
(3)蛋白質只是肌肉的原料,要能「增肌」必須要靠運動才能刺激肌肉生長,傳言「某些食物甚至能在不運動的情況下」為錯誤說法。
網傳「睡一覺竟能長肌肉」、「8 種晚安食物」的貼文及影片,提到睡覺時會流失肌肉,這八種高蛋白食物能幫助邊睡邊增肌,睡前半小時到一小時吃是黃金時間。但專家表示,傳言提到的除了紅藻蛋白「食品」以外,其他的都是高蛋白「食物」,比碳水化合物難消化,睡前肚子餓或是熬夜想要補充熱量,最好是以天然的、簡單的碳水化合物為優先,比較不會造成腸胃消化負擔,也能避免胃食道逆流等腸胃不適。
8種晚安食物讓睡前增肌?
原始謠傳版本:
睡一覺竟能長肌肉?台灣醫師爆料:這8種晚安食物,70歲也能逆轉老化!
主要在社群平台流傳這樣類似的影片:
查證解釋:
(一)吃增肌食物 醫:是運動後 2 小時、並非睡前
傳言說「8 種晚安食物」、「肌肉流失的關鍵是睡前沒有吃對蛋白質」。MyGoPen 致電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他表示飲食時序的重點在於會不會造成血糖波動太大,或是造成熱量在轉換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才會考慮時序的問題,不然理論上增肌食物一整天內吃進去的時間點並沒有特別的意義,除非像是像蛋白質的補充,就會建議在運動後,尤其是老人家,最好在運動的 2 個小時內補充蛋白質,效果才會比較好、比較能補充到肌肉,除此之外並沒有特別強調時序,柳朋馳指出,如果硬要把運動後 2 小時和睡前扯在一起也說不通,睡前激烈運動會影響睡眠,不管是老人家或是年輕人都不建議傳言的說法應該只是標新立異,可能只是故意要找出一個不同點而已,傳言「睡前」的說法錯誤。(二)一天 24 小時肌肉都在流失 不止睡覺期間
傳言說「安穩睡覺,身體的肌肉竟然還會默默縮水」、「夜間肌肉流失」。柳朋馳指出,身體的肌肉其實一天 24 小時都在流失,基本上睡覺的時候,反而是肌肉修復的過程,所以重點是要好好睡眠、能夠深層睡眠,有一些胺基酸能輔助睡眠因此以睡眠的品質好、才能夠讓肌肉恢復,所以並不是睡覺導致肌肉流失。此外,不運動也會導致肌肉流失,但是也不能因此講成睡眠時沒運動、所以肌肉流失,這樣的說法太誇大,睡眠是人體必需的、正常的生理現象,傳言把正面的休息、講成負面的不運動,這是兩回事、傳言混淆二者。(三)睡前吃蛋白質不好消化 簡單碳水較不易影響睡眠
傳言說「身體沒有足夠的蛋白質,會分解肌肉來用」、「睡前 30 到 60 分鐘的黃金時機吃對食物」。柳朋馳強調,不管是一般人或是病人,睡前都不應該吃太多不好消化的食物,例如熬夜讀書的考生、熬夜工作的上班族,吃宵夜補充體力時最好不要吃太難消化的食物,最好是「簡單的碳水化合物」,但傳言列舉的都是高蛋白食物,蛋白質的消化時間比碳水化合物還來得久,睡前吃不算好消化的蛋白質恐怕會影響睡眠,除非如果真的很想在這個時候一定要補充蛋白質的話,那就補充小分子的蛋白質會比較好,所謂的小分子蛋白質、就是「胺基酸」,像是雞精等營養補充品,或是簡單喝一杯牛奶也是比較容易吸收的蛋白質,總之睡前儘量吃原型食物、比較容易吸收的蛋白質跟胺基酸,以免不好消化的食物導致胃酸分泌過多、甚至引發胃食道逆流、腸躁症等等。(四)傳言列出 8 種食物 可當餓時的宵夜、但不是刻意吃
傳言列出第八名:鄉村奶酪。第七名:希臘優格。第六名:溫熱無糖豆漿。第五名:水煮蛋。第四名:酪梨。第三名:鹿角菜膠蛋白飲。第二名:燕麥加牛奶 / 豆漿。第一名:雞胸軟骨燉湯。
柳朋馳指出,8 種食物都是大分子蛋白質,而且酪梨基本上是油脂含量偏高的食物,反而會讓消化變差,此外優格有蛋白質、有益生菌,但並沒有必定非得要在晚上的時候吃,除非是當時真的餓了、想要當宵夜吃,這些相較於高油、高糖、高鈉、高熱量的食物,還算是相對好一點的宵夜選擇,但是傳言卻強調「睡前吃能增肌」則又另當別論,刻意選時間在睡前吃、刻意選吃高蛋白,柳朋馳強調「沒有必要」、「大可不必」,傳言說法錯誤。(五)傳言列出褐藻產品 疑似偷渡賣商品
傳言說「第三名鹿角菜膠蛋白飲」,並於影片 20 分 46 秒處顯示特定商品的瓶身及外包裝。柳朋馳指出,鹿角菜膠是一種從紅藻中提煉的黏稠透明液體,分子結構很大,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常用來當作凝固劑、增稠劑、乳化劑等等,但也有保健食品拿來做成產品標榜調節體質,柳朋馳強調,鹿角菜膠到底對人體是否有益都還有爭議,實在沒有必要像傳言說的那樣刻意補充、甚至說成老人家睡前要補充,為錯誤說法。(六)肉還是肉 湯還是湯 肉裡的蛋白質不會變成湯
傳言提到「第一名雞胸軟骨燉湯」、「湯中含有胺基酸」、「睡前喝一碗」。柳朋馳強調,所謂燉湯、煲湯,並不會把肉裡面的蛋白質煮到湯裡,主要反而是將肉裡的油脂煮到湯中,被煮出來的大多是小油滴、而小分子胺基酸只有一點點,這也是為什麼醫師總是告訴病人與其去喝一碗雞湯,還不如去吃那一塊肉,吃一塊肉遠比喝的雞湯還能補充蛋白質,除非是口牙不好、消化很差,在特殊的復原階段喝點雞精、魚精之類的營養補充品暫度難關,一般人、甚至一般的病人正常吃肉就好,不用迷信廣告上的那些商品。
MyGoPen 曾於 2025 年 1 月提出「【錯誤】煲湯喝湯不吃肉?喝大骨湯補鈣?誤導說法!專家詳解 」查核報告,該報告中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
(1)單純肉湯、若煮到濃稠口感,除了骨頭、軟組織中可能煮出膠原之外,原本那塊肉裡的脂肪也會被煮出來。
(2)肉中的油脂被乳化、變成湯中的小油滴,喝湯可能喝下隱藏的油脂。
(3)肉還是肉、湯還是湯,肉中煮到湯裡的營養成分有限。
由上述不同專家的說法可知,傳言只強調喝湯、卻沒說要吃肉,傳言為錯誤資訊。且 MyGoPen 查詢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每百公克的雞胸骨湯的鈣為 2 毫克、粗蛋白為 1.5 克,比起無糖豆漿的 3.6 克,全脂鮮乳的 3.1 克平均值,傳言說的雞胸骨湯蛋白質含量並不高。(七)增肌要靠運動 不是只吃「蛋白質」原料就可以
傳言提到「某些食物甚至能在不運動的情況下,讓肌肉蛋白合成率提高」。MyGoPen 查詢網路上具代表性的公開資料,董氏基金會「吃足夠蛋白質就可以長肌肉嗎?長肌肉秘訣大公開!」的衛教提到:
(1)有的傳言說「吃足夠蛋白質就能長肌肉」,其實並不正確,要長肌肉確實是需要蛋白質,但是蛋白質只是「原料」,只攝取足夠蛋白質卻缺乏運動,仍無法有效地增肌。
(2)老年人蛋白質分解增加,例如慢性病,而合成能力也變差,例如胰島素阻抗,因此要增加肌肉更不容易,因此「飲食」與「運動」更是缺一不可!
(3)阻力運動才能刺激肌肉生長,阻力運動時,肌肉承受阻力及拉伸力量,肌纖維會發生細微的斷裂,阻力運動後,身體會修復損傷的肌肉,若有良好的休息及營養補充,就能夠刺激新的肌肉合成。
(4)年長者要增加肌肉量、維持肌肉健康,一定要先以「運動」打底,應同時進行「有氧」及「肌力 / 阻力」運動,再搭配均衡飲食、攝取足夠蛋白質、足夠維生素D,才能夠預防肌少症的威脅結論
總結而言,傳言說八種高蛋白食物,若在睡前一小時吃,能避免睡覺時流失肌肉、甚至增肌。但專家表示,肌肉流失是 24 小時一整天的,多吃增肌食物的最佳時間是運動後 2 小時內、與睡前無關,甚至睡前要避免激烈運動,所以反而不會在睡前吃到高蛋白飲食才對,傳言說法為部分錯誤、部分易誤導的內容。
衛教資源:
長庚醫院 - 善用飲食 幫助睡眠
董氏基金會 - 吃足夠蛋白質就可以長肌肉嗎?長肌肉秘訣大公開!
諮詢專家: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 柳朋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