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表示,影響高壓電觸電的條件很多,一般民眾最好不要為了嘗試影片中的做法,而貿然接近易觸電的環境。網傳「高壓電桿倒塌時的自救方法」的影片。影片提到,站在距離高壓電線落地點 8 至 10 公尺處,就可能觸電,但不能撒腿就跑,因為步伐越大,電位差越大。因此,應盡快併攏雙腳或以單腳跳離危險區。而這個訊息也在社群平台和通訊軟體上引起關注。對此,MyGoPen 透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的協助,針對影片內容進行解析。
高壓電桿倒塌時的自救方法影片?
原始謠傳版本:
高壓電桿倒塌時的自救方法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影片提到「站在距離高壓電線落地點 8 至 10 公尺處就可能觸電」,這在現實中會發生嗎?
不一定。
因為影片沒有說清楚高壓電線的電壓、電流大小、是交流電還是直流電、若是交流電則頻率多少,還有環境條件,例如濕度、人的性別、身體組成等,這些都會影響導電程度,也會影響可能觸電的距離。如果人體流汗或潮溼,電通過人體的阻力較小,因此電流較大,危險性可能較高 [1]。
國際電技術協會與同行(IET,IEEE,VDE 等)的單位定義,1000 伏特以上交流電、至少 1500 伏特的直流電稱為高壓電 [2];而 2005 年美國國家電工標準(National Electrical Code,NEC)的定義是交流電 600 伏特以上稱為高壓電 [3]。電流大於一定程度時,稱為「無法脫逃電流」[4],此時人的肌肉無法自由活動,也不太可能單腳跳躍。麻痺的身體若倒落在地,可能產生迴路使電流通過人體而造成傷害。
至於可能觸電的距離,根據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 260 條,針對有防護裝備的專業人士,安全距離會依電壓大小而不同 [5]。例如:
電壓 22 千伏特以下:接近界限距離 20 公分
電壓超過 22 千伏特,33 千伏特以下:接近界限距離 30 公分
電壓超過 33 千伏特,66 千伏特以下:接近界限距離 50 公分
影片提到「應盡快併攏雙腳或以單腳跳離危險區」,這方法實際上可行嗎?
學理上可行,但實際上不一定。因為如同上一段所說,電流大於一定程度時,人體肌肉就可能麻痺,無法自由的併攏雙腳或單腳跳。
如果電流小於「無法脫逃電流」,人體還能自由活動時,此方法可行。根據中華民國內政部消防署救災安全手冊以及台電影音網建議,應採雙足併攏,兩足緊貼的方式拖曳或跳躍的方式移動,不可一步一步走 [6],也不可滑步 [7]。
但要注意,單腳跳躍不容易平衡,萬一失足倒地,還是會產生電流迴路而受傷害。影片提到「不能撒腿就跑,因為步伐越大,電位差越大。」這概念是正確的嗎?
正確。
依據台灣電力公司的電力粉絲團與影音網 [8][9],這指的是「跨步電壓/步間電壓」。當電荷在空間中形成電場時,單位電量在此電場中會產生電位。距離高壓電線落地點越近,電位越高,越外圍則電位越低,因此兩腳跨步時,電位不同會產生電位差,使電流通過雙腳,流經人體時可能造成傷害。結論
除了高壓電的電壓,實際狀況下還有許多會影響觸電的條件,專業人士也必須有全套防護設備才能接近高壓電,一般民眾最好不要為了嘗試影片中的做法而貿然接近易觸電的環境。
電對人體的傷害,其實不一定與電壓有直接關係,而必須視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通過人體部位及時間而定。
資料來源: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 「單腳跳離高壓電可避免觸電?」網傳影片解析
參考資料:
[1] 鄭世岳(2016)。〈1-1 歐姆定律〉,《電氣安全(第二版)》。新北市: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 AA Electrical Services. (2020)“General Definitions”.
[3] Electrical Contractor. (2002)“2002 NEC Adds High-voltage Requirements”.
[4] 鄭世岳(2016)。〈2-1 電流對人體的影響〉,《電氣安全(第二版)》。新北市: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5] 勞動部(2020)。〈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60條〉。3月2日。
[6] 中華民國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第二十二章 觸電救援安全指導原則〉,《救災安全手冊》。
[7] 台電影音網(2017)。〈跨步電壓怎麼移動才安全?附中陸老師來解惑!〉。6月19日。
[8] 台電電力粉絲團臉書(2017)。5月9日。
[9] 台電影音網(2017)。〈「跨步電壓」是什麼? 物理專家說給你聽〉。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