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1)大蒜素抗癌的功效目前僅為細胞實驗、動物實驗,不能推論為人體也同樣有效,傳言為易誤導訊息。(2)吃蘑菇抗肝癌的說法,正確應是指「菇類」,但即使是獲得「健康食品」認證的市售靈芝等菇類產品,也只能宣稱具有「護肝」的保健功效,更何況只是一般的蘑菇等菇類食物,傳言說法易誤導。
(3)吃菠菜抗肺癌因為含有β-胡蘿蔔素,但菠菜的β-胡蘿蔔素含量遠低於紅蘿蔔,傳言的說法難以理解,應為錯誤資訊。
(4)吃海帶抗乳癌、日本人因為這樣所以乳癌遠低於美國人,但乳癌與遺傳基因、荷爾蒙藥物、肥胖、高油脂飲食等有關,原因眾多、機轉複雜,單一食物不具有絕對相關性,傳言說法為錯誤資訊。
網傳「抗癌四大天王」影片,片中提及吃大蒜抗胃癌、吃蘑菇抗肝癌、吃菠菜抗肺癌、吃海帶抗乳癌,並且宣稱「癌症也有免死金牌,天天吃讓癌細胞不要來」。但專家表示,沒有一種食物可以抗哪一種癌症,就像世界上沒有哪一種東西吃了就能長生不老一樣,抗癌飲食就是「均衡、多元」,單一食物就算「可能」有效、也只是效果有效,不同的營養素互相搭配、共同作用,才能發揮最好的保健效果,單一食物不可能吃太多、吃多了過量身體也只是排洩掉而已,單一食物也不可能吃太久、恐營養失調且難以維持,提醒民眾不要轉傳散播沒有充分科學實證的醫藥養生傳言,以免有人誤信,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時機。
四食物超抗癌的新聞影片?
原始謠傳版本:
四食物超抗癌?! 大蒜生吃3片抗胃癌.18克蘑菇救肝?!
主要流傳這段新聞影片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1)大蒜功效 人體實驗難以證明因果關係
MyGoPen 致電諮詢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副主任、營養師蔡一賢,她表示希望吃一樣東西就能防癌的想法,就像古代的帝王們希望吃了什麼就可以長生不老、甚至不死一樣,事實上並沒有皇帝想要的這種東西,同樣的,「今天我們能吃到的食物也不會有一種能有這樣的防癌功效」,大蒜品種有分紫皮、白皮,烘焙發酵的黑蒜,另外也分生大蒜、搗碎的大蒜,還有一些萃取物產品、現在甚至已有奈米化的產品等等,這些各式各樣的差異都會影響人體的吸收率、導致不一樣的結果,絕不是傳言所說「吃大蒜預防胃癌」這樣一句話就能講過去的。
傳言說「每天吃 2 到 3 瓣就好」,蔡一賢強調,人類的飲食是綜合的型態,大蒜不是主食、屬於辛香料或調味料,一般人並不是只吃大蒜這樣的食物而已,大蒜的相關研究目前都還停留在細胞實驗、動物實驗的階段,大蒜含有有機硫化物、大蒜素,以及一些其他的生物活性,可能在癌症整個發展過程中,比如癌變的啟動、癌細胞的增生、病程的發展等等不同機轉具有一些抗癌的可能性,蔡一賢特別強調,之所以講「可能性」就是目前還缺乏在人體的實證研究,而食物的癌症研究要在人類身上實驗是非常難做的,人類不能只靠吃大蒜過日子,而萃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及有效劑量、有效濃度等等,都是非常困難的,即使如此,實驗過程中病患也會吃魚吃蛋吃肉吃菜,就算得到一個好的實驗結果,都很難認定它是因為大蒜的關係,不管是實驗的設計、還是實驗的操作,難度都非常大,很難建立因果關係,之所以講解上述有關研究的過程,就是希望民眾能明白科學家的困境及努力之所在,進而減少民眾誤信某一種食物能防止、或甚至治療哪一種癌症的傳言。
傳言提到「拍碎後放置常溫約 10 分鐘,讓蒜氨酸跟蒜酶轉化為『蒜素』」。蔡一賢指出,上述的做法確實能增加大蒜素的含量,但是這種是生大蒜、吃的量沒辦法太多,例如吃生菜沙拉時淋上加有碎大蒜的醬汁,但如果是蒜頭雞、蒜頭蛤蜊,會把很多整顆的大蒜煮到非常軟爛、入口即化,比吃生大蒜還能吃下更多大蒜,蔡一賢指出,民眾不需要拘泥於應該生大蒜三瓣、還是熟大蒜三顆,就把大蒜當作是生活中很棒的一個調味料,今天想吃生的、明天想吃熟的都很好,而且不是只有大蒜「可能」有所謂的抗癌、抗老化效果,必須還要有其他蔬菜水果、蛋白質、全穀雜糧等等,飲食均衡、多元,才能彼此搭配、互相支援。(2)即使「健康食品」菇類也只是「護肝」非抗癌
傳言提到「每天吃 18 公克蘑菇,肝癌風險大降 45% 」,蔡一賢表示,傳言講到很明確的 18 公克、風險 45% 等數字,但從國際上公開的文獻查找,蘑菇(White Mushroom)並沒有這樣的研究,認為可能是翻譯的問題,原意應該是指菇類(Mushroom)。菇類有很多各種不同的三萜類化合物(triterpenoids),能夠保護肝臟、強化肝臟機能等,但是以臺灣肝癌病患中最常見的主要原因來講,光是 B 肝、C 肝就佔了 7 到 8 成,以及脂肪肝等等,從這些致癌病因就能知道,絕對沒有一個食物能夠做到像抗病毒藥物那樣消滅肝炎病毒的效果,也許某種食物可能有一些抑制或預防的效果而已,但決不能誇大成「療效」。
由於市售菇類產品眾多,MyGoPen 實際查詢食藥署公告,即使被食藥署認證、發給「健康食品」小綠人標章的產品,也僅限於可以宣稱的保健功效項目,目前共有 13 項,包括:調節血脂、胃腸功能改善、護肝、免疫調節、骨質保健、不易形成體脂肪、抗疲勞、輔助調整過敏體質、調節血糖、延緩衰老、牙齒保健、促進鐵吸收、輔助調節血壓。國家認證的「健康食品」尚且沒有癌症、或是肝癌項目,更不用說坊間沒有獲得「健食字號」的一般保健食品、或是像傳言所說的菇類天然食物。
蔡一賢強調,假設某一種食物對肝癌有好處,但人體的胃就這麼大,沒有辦法一直吃進去,就算拼命吃對肝臟有幫助、但卻可能營養失調,而且一旦吃多了、過量的時候,身體其實就是排泄掉,絕不是加倍吃、加倍有效,所以反而應該擴充食物的多樣性,會比吃單一食物來得更好、更有用。(3)富含 β-胡蘿蔔素不是菠菜 高劑量甚至有害
傳言提到「不想肺癌找上門要吃菠菜,有 β-胡蘿蔔素能提升抗癌力」。但蔡一賢強調,以 β-胡蘿蔔素當作菠菜抗癌說法的切入點非常奇怪,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中,每百克菠菜的 β-胡蘿蔔素含量才 3698 微克,雖然比南瓜 1981 微克、木瓜的 399 微克高,但是遠遜於紅蘿蔔的 1 萬 1274 微克,民眾只要認得顏色比較橘紅色的蔬果、β-胡蘿蔔素含量都不少,與其單吃菠菜希望有什麼好效果,還不如「多元」的吃各種有β-胡蘿蔔素的食物,並「均衡」的吃其他各種食物,才能有長期的綜效;而且以臺灣的肺癌流行病學觀察,除了跟抽菸有關的人口外,還有就是雖然不抽菸但會接觸到廚房油煙、空污廢氣的女性,從源頭避免這些危險因子、絕對比宣揚事後吃什麼防肺癌還重要。
MyGoPen 查詢 β-胡蘿蔔素與肺癌的相關研究,β-胡蘿蔔素過去一直被認為可能有抗氧化功能,理論上應該能抗癌,但國際知名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於1994年登載的「維生素 E 和 β 胡蘿蔔素對男性吸菸者肺癌和其他癌症發生率的影響」重要研究,至今仍深具影響力,該研究針對芬蘭的 2 萬 9 千多人進行 5 到 8 年實驗,證實投給高劑量的 β-胡蘿蔔素補充劑、「肺癌的發生率並沒有降低」、「實際上可能具有有害、也有益的作用」( harmful as well as beneficial effects)。(4)乳癌危險因子複雜 美、日海帶推論無意義
蔡一賢強調,乳癌為我國女性好發癌症排名第一位,乳癌的危險因子包括基因、荷爾蒙藥物、肥胖、未生育、未哺乳、高油脂飲食等等非常多,單一食物跟乳癌沒有絕對的相關性,所以要預防乳癌也應該是全面性的著手、而不是只講某一種食物有用。
傳言提到「降低乳癌風險,吃海帶最有防護力」。蔡一賢強調,這樣的說法「理論是不對的」 ,雖然理論無法成立,但是這道海帶鯖魚湯如果再加上味增、豆腐,其實是一個還不錯的菜色,建議民眾不用吃什麼都一定要跟哪種癌症連結,只要它是一道好的湯、營養均衡的菜色就可以,而不要期待有什麼抗癌效果,這才是比較正確的飲食觀念。
傳言提到「美國婦人罹患乳癌是日本的 3 倍 ,推測可能是日本人常吃海帶」,推測的出處不確定研究為何,直接從乳癌較少跳到海帶吃多,完全沒有考慮到美國人的基因、肥胖盛行率、高油脂飲食習慣等,推論薄弱、因果關係並不成立。(5)癌症沒有免死金牌 誤信恐害錯失治療
傳言提到「癌症也有免死金牌,四大抗癌金牌天天吃、讓癌細胞不要來」。有關免死金牌的說法,蔡一賢鄭重地強調,非常擔心這些以訛傳訛的傳言害到癌症病人,所以真的有必要向民眾說明清楚,「沒有一個單一的食物可以有這樣的效果」,千萬不要誤信這些科學證據不足的傳言、或甚至因而放棄正統治療。防癌不外乎就是包括飲食上的、生活上的「趨吉避凶」,例如傳言提到的大蒜、菇類、菠菜、海帶都是不錯的蔬菜,多元、均衡的攝取蛋白質、好的油脂等各種食物的營養,就是「趨吉」的一種,但即使如此也要「避凶」,不能吃了很多好的食物,卻也大吃特吃各種加工肉品、油炸食物,而生活上趨吉避凶就是心情好、多運動、要減肥、睡眠夠等等,多管齊下、長期維持,而不是偏信單一食物,效果極其有限也不可能長久遵守。結論
總的來說,傳言提到「胃癌怕大蒜、肝癌怕蘑菇、肺癌怕菠菜、乳癌怕海帶」,但其中大蒜的科學實證為動物實驗階段,無法推論為人體上也有同樣效果。蘑菇所屬的菇類在市面上有非常多產品,但即使是有獲得國家認證的「健康食品」,也只能說有「護肝」的保健功效,而不能宣稱抗肝癌。傳言說菠菜因為含有 β-胡蘿蔔素所以能抗肺癌,但是菠菜並非是含量最多的蔬菜、遠遜於紅蘿蔔,傳言說法難以理解。而乳癌成因複雜,包括遺傳基因等關鍵因素,單一食物沒有絕對的相關性。
衛教資源:
國健署 -
六招飲食教你抗癌提升免疫力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胃癌發生的關鍵 保「胃」5招 讓「胃」來更健康!
肝病防治及肝癌 肺癌防治 乳癌防治
諮詢專家:
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副主任 - 蔡一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