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影片「馬鈴薯染」是利用馬鈴薯因氧化作用變褐色的效果,其原理類似「金屬性染劑」,都屬暫時性染髮、洗髮時就會洗掉,傳言不提此一缺點、易生誤導。(2)傳言影片中國外的示範是使褐髮的顏色變深,影片卻上字說「讓頭髮重新黑起來」,有誇大之嫌、易生誤導。
(3)化學染髮劑致癌疑慮經過 60 年辯證,食藥署、皮膚科醫師都有引述相關研究及提出見解協助釐清,但如果民眾還是擔心,則遵守安全染髮的操作建議就能避免風險。
網傳「白髮自然變黑」影片,內容提及將馬鈴薯削皮泡水、然後塗在頭髮上「可以讓頭髮重新黑起來」。但專家表示,不管是「馬鈴薯染」或是其他化學的暫時性染劑,顏色及持久度無法與永久性染劑相比,雖然國際間已相當程度地澄清染髮劑的致癌疑慮,但如果民眾還是不放心,可以遵守一周內不又燙又染、每次染間隔 3 個月,即使補染,一年染髮次數也應低於 12 次。傳言從 57 秒後明顯剪接為不同畫面、且是不同旁白聲音,右邊並出現「非藥物專利成份 專業人士大推等字卡」,疑似為產品廣告的片段畫面,則不在此次查核範圍。
馬鈴薯皮泡水讓白髮變黑?
原始謠傳版本:
神奇!馬鈴薯皮泡水譲白髪瞬間變黑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為什麼馬鈴薯皮泡水可以染色?
MyGoPen 致電諮詢皮膚科醫師趙昭明,他表示頭髮的染劑分為三種,暫時性、半永久性、永久性,傳言提到的方法,就是利用馬鈴薯氧化之後的變色,去達到染色在頭髮上的效果,就像蘋果削皮氧化之後顏色變深一樣,都是利用氧化反應而已;趙昭明表示,明白氧化的道理之後,就能理解影片中的馬鈴薯皮水的限制性,實驗是在淺褐色的頭髮上,使用馬鈴薯皮的水之後變成較深的褐色,同樣的操作用在白髮上,可能能讓白髮變灰,但能否變成黑則不無疑問,傳言影片中字卡「白髮自然變黑」易造成誤導。「馬鈴薯染」色澤、持久度不佳 為暫時性染劑
趙昭明表示,化學染劑中也有同樣利用氧化作用的產品,例如「金屬性染劑」,市售的銀離子染劑也是一種暫時性染劑,照光後頭髮的白髮會變比較灰、甚至帶一點灰褐色, 但這類產品的缺點就和傳言所提到的馬鈴薯皮水一樣,都無法持久,洗頭髮洗幾次就洗掉了。
MyGoPen 查詢具代表性的公開資料,市售染髮劑的分類根據食藥署臉書「TFDA 化粧品安全使用」於 2021 年 9 月的「改變頭髮顏色的化妝品種類」貼文,主要有三種類型:
(1)暫時性:通常附著於「毛小皮」最外層,染色效果不持久,可被洗髮精輕易洗去,但用法簡單,添加的色劑以碳黑或顏料為主,或酸性染料。
(2)半永久:附著於毛小皮與部分「毛皮質」,顏色可持續較長,常見成分為偶氮(Azo)類酸性染料,以苯甲醇(Benzyl Alcohol)等溶劑調配,呈酸性時染髮效果較佳。
(3)永久:染劑附著於毛皮質,停留時間會很長,最常見的是 2 劑式氧化型染髮劑,第1劑含氧化染料、第2劑含氧化劑(如過氧化氫)。
趙昭明指出,會想要用天然植物染髮,起因是民眾對化學染劑長期以來都抱持著疑慮的心態,認為化學染劑對頭皮、頭髮的傷害比較大,因為含有對-苯二胺(PPD)的成分,或是雙氧水、硫化物等等,這些物質都是先把毛髮的顏色破壞之後再重新輸入新的顏色,先把黑髮漂白才有辦法再染色,染劑必須從毛髮外層的表皮層一直進入毛皮質、毛髓質,深入進去才能造成持久性的染色效果,但即便是這樣深入毛髓質的永久性染劑大概也只能維持兩、三個月,就會慢慢褪色,或是顏色的飽和度下降、不好看了,由此可見染劑的重點除了上色,持久度也是一大考驗,傳言的「馬鈴薯染」二者的表現應該都不好。化學染劑也會褪色 每次染應隔 3 個月
趙昭明強調,民眾對染髮劑最大的疑慮是膀胱癌,但其實後來的研究認為主要發生在美髮師,因為美髮師長年接觸所致,一般民眾其實不用擔心,所以後來的建議都修正為美髮師幫人染髮時應該戴手套,而民眾在頭皮有傷口時不要染髮等,就是要降低染劑經由皮膚吸收的「經皮吸收」問題,趙昭明也提醒,一周之內不要又燙又染、把時間間隔拉開,而染髮的話,也應間隔 3 個月以上。
MyGoPen查詢具代表性資料,根據食藥署公開資料,染髮劑屬於特定用途化粧品,產品必須有「許可證字號」及完整標示。食藥署曾於 2021 年 2 月於闢謠專區發表「聽說染髮會得癌症,是真的嗎?」文章,提到「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目前將染髮劑歸為第 3 級致癌物,與人們經常飲用的咖啡為同一級,第 3 級的意思是目前尚無足夠的動物或人體的實證資料,據以分類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染髮與罹癌的關聯性可能與皮膚直接接觸或長期的職業暴露有關,一般狀況不用擔心。美國防癌協會(ACS)也表示,1980 年後製造的染髮劑已移除包含芳香胺(Aromatic amines)等證實會致癌的化學物質」。永久性染劑不可能「純」「植物染」
而專攻掉髮、乾癬的台大醫院皮膚部醫師蔡呈芳曾於 2009 年於台大醫網發表「染髮劑與膀胱癌」,文中爬梳 1963 年起各個重要的研究、以及 2008 年 IARC 的最新論述,結論為染髮劑「早期致癌的結論,部份可能是以前的染料較為危險,但也可能是未能同時排除其它合併因素,如抽煙、接觸其它致癌溶劑等。雖然多數近期研究,不認為目前的染髮劑成份有明顯的致癌性,特別是對一般消費者,但仍然無法去除致癌疑慮」。蔡呈芳建議:
(1)顏色越深、所使用的 PPD 濃度一般也越高,挑比自己原本髮色稍淡的色系,以減低染料濃度。
(2)染料遵照使用說明,勿讓染髮劑在頭上停留超過 30 分鐘。
(3)PPD 約有 0.1 到 0.5% 會經皮吸收,因此染髮後要以清水充分沖洗,才能減少染料經皮吸收。
(4)永久性染料不可能只用純植物配方,市面產品仍有不少標示不實,故應選用信譽良好的廠商出產的產品。
(5)減少染髮次數,最好一年少於12次。結論
傳言影片中國外的實驗是在淺褐色的頭髮上測試,結果淺褐色變成較深的褐色,其他髮色例如白髮變黑髮、或是只能白髮變灰髮,能否有同樣效果仍待更多研究。專家表示,傳言所講的染色效果只是因為鐵離子的氧化還原作用,造成毛髮的「暫時性染色」,洗頭時洗髮精用下去、沖一沖就洗掉了,效果並不持久,而一般市售染髮劑只要有完整標示、正確使用,並且遵守每次染髮間隔 3 個月以上,就能染的更安心。而如果必須補染髮根,在頭髮一個月平均長 1 公分的情況下,也建議儘量維持一年少於 12 次的合理次數。
衛教資源:
衛福部食藥署 -
想染髮?先來了解變色原理!
染髮要顧髮 食藥署教你小心染
台大醫網 - 「染髮劑與膀胱癌」
諮詢專家:
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 - 趙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