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說紅莧菜的葉酸比黃瓜、花椰菜高。但專家表示深綠色蔬菜都富含葉酸、不用專攻紅莧菜,傳言易誤導。(2)傳言說紅莧菜的鈣質比牛奶還高。但是每天 2 杯牛奶很容易喝,卻無法吃等量鈣質的紅莧菜,傳言說法易誤導。
(3)傳言說紅莧菜的膳食纖維比香蕉高、更幫助排便。但香蕉助排便不只靠膳食纖維、還有果膠幫忙,而且香蕉更易入口,傳言易誤導。
(4)傳言說紅莧菜的鐵質比菠菜還高。但其實都屬植物性鐵質、吸收效率低,傳言只講單一角度、不說更重要的關鍵,傳言易誤導。
網傳「神仙菜找到了」、「50歲後使勁吃,比牛奶補鈣,比香蕉通便,大腦更年輕」的影片,片中提到莧菜富含葉酸、鈣質、膳食纖維,是「長壽菜」。但專家表示,鈣質和牛奶比較、膳食纖維和香蕉比較,都屬不合理的跨類別比較;而葉酸、鐵質的部分,紅莧菜比其他被比較的蔬菜難取得,且專攻單一蔬菜不符合多元、均衡的飲食原則,傳言說法未考量實際現況、正確飲食觀念,甚至直接跳到「長壽」,傳言說法易誤導。
莧菜比什麼食物都好的影片?
原始謠傳版本:
“神仙菜“找到了!醫生驚呼:它才是“補骨第一名50歲後的“長壽菜“!莧菜50歲後使勁吃,比牛奶補鈣,比香蕉通便,大腦更年輕!
主要在社群平台流傳這段影片:
查證解釋:
根據農糧署的宣導,莧菜分為白莧菜、紅莧菜,以 6 到 10 月為主要產季,白莧菜的「鉀」含量較為豐富,紅莧菜則以「鈣、鐵及花青素」含量較多。傳言影片的畫面雖然白莧菜、紅莧菜都出現過,但以內容觀察,傳言所說應指紅莧菜。(一)深綠色蔬菜都富含葉酸 不用專攻紅莧菜
傳言提到「菜富含葉酸,對大腦功能至關重要,莧菜的葉酸含量是黃瓜的 46 倍,花椰菜的 5 倍」。MyGoPen 查詢食藥署營養成分資料庫,每百克紅莧菜含有 210 微克的葉酸,而小黃瓜是 12.5 微克、大黃瓜(胡瓜)是 4.6 微克,花椰菜(白菜花)是 61.5 微克、青花菜是 37.2 微克,傳言所說的應該是指「大黃瓜」、「青花菜」,雖然倍數不盡相同、但大抵符合。
MyGoPen 致電諮詢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前臺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劉怡里,她表示營養衛教時都會特別提到需要補充葉酸的人,像是備孕、或是孕婦以及心血管疾病這三個族群,就要多吃深綠色的蔬菜、葉酸含量會比較高,紅莧菜的葉酸含量比大黃瓜、青花菜好,但是不見得一定都要紅莧菜,紅莧菜其實比較不容易取得,即使菜市場都不算常見,超市根本很少出現,所以不用專攻紅莧菜,只要是輪流吃深綠色蔬菜、這才是應該被鼓勵的,此外,劉怡里也提醒,葉酸怕光怕熱,烹調的時候要小心不要煮太久、以免葉酸流失。
從上述專家說法可知,傳言只講紅莧菜、不講其他深綠色蔬菜,傳言「偏食」、並不符合多元均衡的飲食原則,影片易造成誤導。(二)牛奶鈣質每天2杯容易喝 無法吃等量的紅莧菜
傳言指出「莧菜每100克所含的鈣量是牛奶的兩倍以上」。MyGoPen 查詢食藥署營養成分資料庫,每百克紅莧菜含有 150 毫克的鈣,而全脂鮮乳則為 104 毫克,傳言所說的倍數不太正確。
傳言拿紅莧菜跟牛奶比較,劉怡里認為並不合理,依六大類食物分類,紅莧菜是「蔬菜類」、牛奶是就是「乳品類」,而且乳品類的標準建議量本來就是一天兩杯,以官版兩杯是 480 毫升計算,大概就喝進 500 毫克的鈣,約佔每天鈣攝取量的一半,牛奶是快速的、主要的鈣質來源,其他的攝取來源還有綠色蔬菜、比如像芥蘭,或是小魚乾、豆干、優格、起司等等,會講到吃紅莧菜補鈣的通常都是全素的人,即使這樣也不會是 500 毫克的鈣都從紅莧菜攝取,紅莧菜是高鈣食材沒錯,但不能只靠紅莧菜、只強調紅莧菜。
劉怡里也提醒,飯後補充維生素 C 也可以幫助鈣的吸收,像是在餐後吃一些維生素 C 高的水果,例如芭樂、番茄、奇異果、草莓、柑橘類,都可以幫助鈣的吸收。
此外,MyGoPen 也查詢國人鈣質攝取情況、以查核傳言所說紅莧菜「補鈣長壽」的說法是否合理。國健署 2022 年 10 月公布「預防骨鬆 骨骼健康『鈣』重要」的調查結果顯示,19 至 64 歲國人每日鈣攝取量不足,19 至 44 歲平均為 505 毫克、45 至 64 歲平均為 566 毫克,僅達到建議攝取量的一半左右。官方資料顯示國人普遍鈣質攝取不足,多補鈣更能營養均衡、有利健康,但傳言直接跳到「長壽」,傳言過於跳躍、誇大,傳言易誤導。(三)紅莧菜、香蕉不同類難以比較 香蕉助排便不只膳食纖維
傳言提到「莧菜的纖維含量是香蕉的三倍,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MyGoPen 查詢食藥署營養成分資料庫,每百克紅莧菜含有 3.1 克的膳食纖維,而北蕉(平均值)則為 1.6 克。
劉怡里指出,傳言把紅莧菜這樣比來比去、根本是繞著亂比,紅莧菜是「蔬菜類」,香蕉是「水果類」,每一類的食物在六大類當中都各有比重、各有角色,同類相比才具有可比性,而不是想比哪樣就比哪樣,以傳言所說的香蕉為例,香蕉的膳食纖維確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但是香蕉之所以幫助排便,是因為香蕉好入口,老人或小孩的腸道蠕動沒那麼好的話,太硬的膳食纖維反而是負擔,而且香蕉也含有果膠,果膠再配一點水、吸水膨脹後,就能增加糞便的體積、幫助排便,所以雖然高纖食物能幫助排便,但是還是要考量到族群對象,例如芭樂膳食纖維也很豐富,但是老人家口牙不好咬不動、或是會塞住,所以傳言拿紅莧菜和香蕉比較並不合理;此外,劉怡里也提醒,香蕉水分相對比較少一點,吃香蕉最好要喝一點水,也比較能幫助果膠吸水助排便。
由上述專家說法可知,傳言拿蔬菜類的紅莧菜比較水果類的香蕉,在營養學上並不合理,而且香蕉助排便不只是因為膳食纖維、還包括富含果膠,而且也比紅莧菜更好入口、更容易消化。(四)不是只比含量高低 深綠蔬菜的植物鐵吸收率較低
傳言提到「莧菜鐵質的含量是菠菜的兩倍,不含大量的草酸,不會妨礙鐵質吸收」。MyGoPen 查詢食藥署營養成分資料庫,每百克紅莧菜含有 8.5 毫克的鐵質,而菠菜 為 2.9。劉怡里指出,對素食者而言,紅莧菜的鐵質含量不錯,但是是屬於「非血基質鐵」、是植物性的鐵,非血基質鐵不像肉類的「血基質鐵」,血基質鐵不受其他干擾因子影響,不用餐後吃維生素 C 幫助鐵質吸收、本身的吸收率就很高,而「非血基質鐵」的吸收率比較低,平均落在 7.5%左右,想要拉高需要維生素 C 一起幫助,所以餐後最好吃一些高維生素 C 的水果,劉怡里表示,就算像傳言所說的紅莧菜比菠菜的鐵質更高,但是植物性「非血基質鐵」不只是含量高低的比較,還有吸收率高低的問題;此外,菠菜遠比紅莧菜更容易取得。
由上述專家說法可知,傳言沒有提到最終人體所能吸收的鐵質,只比較表面的蔬菜的鐵質含量,而且沒有考量容易取得的方便性,傳言為易誤導的說法。
傳言還提到草酸的問題,劉怡里強調,草酸通常存在於「全穀類」跟「豆類」,草酸對鐵質吸收有影響、但是沒有那麼嚴重,如果結石的病患擔心草酸問題,稍微汆燙一下,大概 1、2 分鐘就會流失掉,而且不管是菠菜或是紅莧菜通常都不會生吃、而會烹煮,烹煮過程中草酸就會流失,劉怡里強調,大可不必貶低菠菜、獨尊紅莧菜,只要是富含鐵質的深綠色蔬菜都是好菜,草酸問題燙一燙就好,反而是應該提醒餐後不要喝太多的茶,茶的「單寧酸」對鐵的吸收有很強效的抑制作用。結論
總結而言,傳言獨尊紅莧菜、是一種「偏食」,即使紅莧菜確實含有各種營養成分,但「多元、均衡」才是正確、長久的飲食之道,營養均衡有助身體健康,但不能直接跳到「長壽」,傳言為跳躍、誇大的易誤導說法。
衛教資源:
農糧署 臉書 鮮享農YA - 「莧」在才知道
諮詢專家: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 營養師 - 劉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