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1)克凡派、氟尼胺在台灣已准用於多種作物上,「食品衛生安全與營養諮議會」也已經開會通過這二項農藥使用於草莓及建議的殘留標準。(2)負責查驗國外進口食品的食藥署,沒有和主管國內農藥使用的農委會進行政策協調、又未先與大眾溝通相關開放政策,就逕行提交諮議會、並對外發言,造成輿論非議,目前食藥署已公開表示「沒有時間表」。
網傳「這就是日畜餘孽的作法」、「對於日本進口草莓,驗出台灣禁用農藥,日本要求放寬」等不同版本貼文,提及台灣食藥署即將應日方要求、開放日本進口的草莓能使用台灣目前禁用的農藥,批評食藥署犧牲民眾健康、滿足外國政治施壓。專家表示,克凡派、氟尼胺在台灣都已廣泛使用在很多作物上,確實值得考慮列為草莓栽培的用藥選項,但衛福部食藥署、農委會防檢局政策不同步恐造成進口准用、台灣禁用的雙重標準,不是農藥殘留標準的問題,是相關單位在這個部分行政不專業的狀況。食藥署後續澄清目前暫未定案,預告沒有時間表。傳言為整起事件爭議起點的內容,部分貼文沒有完整脈絡與後續發展資訊。
台灣對日本草莓農藥放寬爭議的傳言?
原始謠傳版本:
這就是日畜餘孽的作法! 日本對台灣的農產品農藥管制,一向非常嚴格,所以台灣的水果、蔬菜,很難進到日本的市場,只有少數做宣傳用的特案,又賣的便宜才特許進口。 對於日本進口草莓,驗出台灣禁用農藥,日本要求放寬,台灣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已邀集專家審議,考量日本使用農藥習慣與台灣不同,經討論後通過日方放寬申請,最快七月上路。 那為什麼不要求日本,也對台灣農產品相對放寬檢驗,從萊豬、核食到現在進口的冷凍藍莓、日本草莓,總是犧牲自己的百姓健康,來滿足外國政客的施壓。 所以請求所有國民,拒吃相關國家的農、漁產品。並要求相關官員,每天當著記者的面去吃允許進口的水果、萊豬與核食,不是只給辛苦大衆吃。 請轉傳青年朋友 執政當局果然是~ 日畜餘孽~狗畜奴才!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已 100% 逐批查驗竟又流通 媒體揭露降頻、民怨醞釀
MyGoPen 查詢相關消息,日本草莓農藥事件起源於 4 月 26 日食藥署例行公布今年 1 月到 2 月市售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結果,不合格名單竟然包括之前已經多次違規、已被列為邊境百分百逐批查驗的日本草莓。5 月 3 日媒體揭露「食藥署坦承今年一、二月期間因邊境違規狀況稍微好轉,一度放寬檢驗頻率到 20%至 50%之間,三月違規狀況嚴重才恢復100%逐批查驗」。食藥署未先溝通就對外進行政策走向的發言
5 月 3 日食藥署長吳秀梅在立院被媒體聯訪時表示,「日方已向台灣申請開放克凡派、氟尼胺這 2 款農藥使用於草莓的殘留量......已排入行政程序,預計二周內預告,經過 60 日蒐集各方意見後,最快 7 月上路」。5 月 8 日立院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指稱「現行規定國內草莓農不得使用克凡派、氟尼胺,但食藥署竟要開放日本進口草莓的殘留量」。目前流傳的很多不同版本的傳言,都是該場記者會的相關報導。民意反彈 食藥署剎車稱沒有時間表
5 月 10 日食藥署召開 A 肝莓果案記者會時,媒體現場詢問有關日本草莓農藥問題,會中食藥署提供資料,從 2018 年到 2023 年 2 月總計增修訂進口農藥容許量共 391 項,其中日本申請的佔 89 項、約 23%;而總申請案件共 560 件,日本佔 52 件、約 9.3%,澄清日本相關案件所佔比率不算高。而署長吳秀梅也表示不同國家產地的天氣等因素不同,各國農藥使用情況並不相同,蔬果產品農藥必須依照相同程序申請,由食藥署評估是否可訂定最高殘留容許量(MRL),並強調該案「暫未定案、預告沒有時間表」。專家認為毒性低 行政缺乏溝通協調
而根據《上下游》5 月 11 日「嚴以律己寬以待日?草莓用藥恐國產、進口雙標,農民稱政治考量,學者批管理落後」報導,「克凡派和氟尼胺並非國內草莓推薦用藥,農委會防檢局現階段也不打算將這兩支藥納入,倘若食藥署審查通過,日本草莓與國產草莓將有不同的用藥標準。對此,草莓農非常憤怒......這是明顯的雙重標準」。
該文提到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名譽教授曾德賜的說法,「克凡派和氟尼胺是低毒性的新藥,可以有效防治讓草莓農頭痛的葉蟎和薊馬,食藥署打算研議放寬進口草莓的藥殘,負責管理農藥的防檢局卻未跟進將這兩支列為草莓推薦用藥,『如果是低毒性又好用的藥,為什麼不讓農民用?』草莓用藥的雙重標準凸顯國內用藥管理十分落後」。
MyGoPen 查詢衛福部「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表」,克凡派、氟尼胺的殘留容許標準在草莓所屬的「其他(蔬果類)」,都是 0.01 ppm,《上下游》報導日規為 5 ppm、2 ppm。
圖表資訊來源:食藥署
食藥署和農委會政策不同步的問題引發草莓農民怨,5 月 16 日邊境又攔截到日本草莓農殘違規,食藥署終於在媒體上公開表示,「請農委會評估完送審資料進入審議階段」。MyGoPen 實際諮詢二十年來在第一線輔導草莓農用藥的曾德賜,他表示農藥應用有關問題本來農方就應該要主動處理,以克凡派為例,二點葉蟎是台灣近年來在草莓栽培上超級嚴重的問題,克凡派在應用上由於作用機制特殊,比較不會有抗藥性問題,而且可以殺卵,對環境也相對安全,確實值得考慮列為草莓栽培的用藥選項。
曾德賜表示,克凡派最早是由美國氰胺公司由鏈黴菌所產生的抗生素成份進一步改造而來,台灣引進後也巳經用在近百種的作物上,食藥署這種沒有溝通的雙標作法很不專業,農業單位又不作為,台灣的草莓農當然會火大。農藥殘留標準 專業問題政治化
MyGoPen 實際諮詢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醫師顏宗海,他表示台灣規定兩種農藥的殘留標準為 0.01 ppm,0.01 ppm是儀器檢測的極限值,等同不准使用的意思,「兩種農藥的動物實驗顯示會增加癌症風險,但目前沒有人體致癌證據」,而以每人每日容許攝入量值(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 )來看,克凡派的 ADI 為 0.03 毫克/公斤,也就是說體重 60 公斤的成人每天 1.8 毫克的克凡派是容許量上限;而低毒性的氟尼胺 ADI 為 0.07,4.2 毫克的氟尼胺是每日容許量上限。
顏宗海指出,目前計算吃多少顆草莓會超標並無意義,因為台灣並未准用、也沒有殘留標準;負責專業把關的「食品衛生安全與營養諮議會」雖然已經開會通過這二項農藥使用於草莓及建議的殘留標準,但專家會議只是針對克凡派、氟尼胺的風險進行專業評估,最終決定是否公告、殘留標準定案的數值是多少,相關的行政權都在食藥署,但還是以參加諮議會專家的身份提醒食藥署「輿論溝通、政策協調的重要性」。結論
克凡派、氟尼胺的風險偏低,食藥署專家會議已通過放寬使用於草莓的標準,但食藥署作為主管機關,行政過程並未妥善周延:
(1)政策協調:缺乏與農委會政策協調,若食藥署公告實施將會導致進口准用、台灣不准用的雙重標準問題,導致草莓農強力反彈。
(2)輿論溝通:日方去年起就不斷要求希望放寬標準,食藥署未經民意溝通、逕行提到諮議會進行專家審查;而後又在尚未充分宣導、溝通的的情況下就進行相關政策走向的發言,導致民間出現「日本施壓、台灣放寬」的不滿,造成現在政策卡住的反效果。
資料來源:
食藥署 草莓清洗民眾宣導懶人包
諮詢專家:
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名譽教授 - 曾德賜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 - 顏宗海
延伸閱讀:
【易誤解】草莓是百毒之首的水果?莓農說詞不明或錯誤!專家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