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的原始事件是發生在中國,台灣並無此情況。(2)台灣使用的粽葉雖以中國輸入為主,但均為乾燥粽葉,非傳言影片中可見的鮮綠色粽葉。
(3)根據近五年的端午稽查結果,不合格清單中並無粽葉。
網傳「返青粽葉」的訊息和影片,宣稱中國媒體報導提醒民眾要小心鮮綠色的「返青粽葉」,因其使用硫酸銅浸泡,經高溫蒸煮後會釋放大量的銅、鉛等重金屬,食用過多會導致中毒,嚴重甚至會危害生命。經查證,傳言的原始事件是發生在中國,而台灣並沒有這樣的狀況,雖然台灣使用的粽葉約有 7 成是從中國輸入,但都是乾燥粽葉,沒有傳言影片中的青綠色新鮮粽葉,且根據近五年的端午稽查結果,粽葉並無違規情事,民眾可以放心。
鮮綠色粽葉是用硫酸銅浸泡?小心返青毒粽葉?
原始謠傳版本:
購買粽葉包粽子的時候,最好買干粽葉,小心買到返青毒粽葉!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通訊軟體流傳相關片段:
查證解釋:
關於類似「返青粽葉」影片來源,經 MyGoPen 查詢,發現於 6 月 15 日臉書帳號「微觀小新」發布的「小心購買粽葉」連續短片中,字幕為簡體字,內容提及小心市面上的返青毒粽葉,取樣的返青粽葉在顯微鏡底下,「流出不少灰綠色的顆粒、就是硫酸銅的證據」,影片附註的文字還提醒大家最好買乾粽葉。
查核記者以關鍵字在百度瀏覽器上進行搜尋,查找到中國媒體至少在 2008 年就有「返青粽葉」的相關報導,《中國新聞網》2008 年 6 月 5 日引述《廣州日報》報導指出,當時相關單位抽查發現粽葉的銅含量超標,這些不符合規定的粽葉多是被浸入工業硫酸銅中的「返青粽葉」。但相關新聞報導並無孩童中毒致死事件。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2018 年至 2022 年,共 5 年期間,貨品分類號列為 1401.90.00.50-3 的「竹葉、竹鞘」且供食品用途者,每年向食藥署申請邊境查驗的總量約為 117 批左右,報驗淨重約為 1341 公噸,主要輸入國為中國、越南、日本。若以 2021 年到今年六月總計 327 批為例,其中中國進口的有 235 批、佔 72%,越南 70 批、佔 21%,日本 22 批、佔 7 %。每人年均 58 克 約 7 成從中國輸入
由於台灣使用的粽葉從中國輸入為主,但市面上看到的粽葉都是乾燥粽葉、而非傳言影片中的青綠色新鮮粽葉,中國的硫酸銅「返青粽葉」是否可能流入台灣市面,林金富強調,上述號列是關務署訂定、並不分新鮮或乾燥,但實務上邊境查驗及後市場稽查都是看到乾燥的、並沒有影片中那種鮮綠色的新鮮粽葉。
林金富指出,粽葉屬於植物纖維等包裝容器,邊境管理時主要就是擔心業者為了讓產品賣相更好而使用「螢光增白劑」,過去並未看到其他不合格問題,所以仍以檢驗螢光劑為主,統計近 5 年各地衛生單位抽驗粽葉的結果,也都沒有查獲違反《食安法》的情形。近 5 年端午稽查 粽葉無違規
MyGoPen 查詢食藥署及相關資料,以今年六月公布,食藥署與地方衛生局共同執行的端午複合專案中,其中「粽子製造業稽查」 的 78 家業者、抽驗粽子成品及其香菇、蝦米、五花肉、鹹蛋黃等配料共計 208 件,「販賣業稽查暨應景食品抽驗」則總計查核 186 家、抽驗 373 件,不合格清單中並無粽葉,合格清單裡只有販售業專案中、編號 183 號一筆金門縣業者的粽葉漂白劑、殺菌劑合格,顯示今年稽查的 581 個抽驗項目中,應只有抽驗一個粽葉品項。對此林金富表示,稽查都是以風險管理為考量,應是過去粽葉的違規情形少、所以稽查時抽樣就會比較少。
林金富強調,而台灣對硫酸銅的管理則可分為添加劑及農藥殘留二塊,依我國「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規定,硫酸銅只可以作為「營養添加劑」,因為銅也是人體所必需;而傳言的影片把硫酸銅當作保色劑、著色劑使用,但台灣的食品添加物都是正面表列,沒有申請、沒有表列的成分就是並未准用,也就是說台灣並未准許硫酸銅作為添加劑中的著色劑用途,如果業者將硫酸銅用於粽葉,則會涉及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 18 條的規定,而且如果所使用的硫酸銅甚至不是食品級,則會違反第 15 條。消費者端「農殘」 免訂硫酸銅容許量
林金富強調,衛福部依《食安法》第 15 條第 2 項所訂定的「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中,硫酸銅列於「免訂容許量」清單中,清單中的成份可能因為簡單處理即可去除、或是對人體沒什麼危害等因素而能免訂標準。
MyGoPen 諮詢曾任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系主任、目前為該系名譽教授的曾德賜,他表示在殘留的問題方面,硫酸銅屬「免登資材」,在農委會管轄的部分是「已登記或登錄安全植物保護資材清單」,也就是雖是「登記農藥」但「免農藥殘留檢測」,粽葉都是野生的、所以田間應該不會有農藥濫用問題;而添加物的部分,就是後端銷售時為了保色而加工處理,中國加了硫酸銅的新鮮粽葉經過乾燥再銷往台灣、或是乾燥後的粽葉為了顏色做硫酸銅返青處理再賣台灣,在不確定輸出國當地怎樣操作、且已傳出濫用的情況下,台灣又高度依賴中國輸出粽葉,食藥署確實應該加強各方面的管理、維護民眾食安。
MyGoPen查詢公開資料,金門肉粽業者龐氏肉粽在其官網上的「染色返青粽葉?教你如何辨別黑心食材?」一文中指稱,「先前被保存下來或是從大陸越南進口的粽葉就會被拿出來加工,經過染色返青,色澤漂亮之後再拿出來賣,這時候最容易出現『染色返青粽葉』」,「曾經遇過店家推薦了一組『大陸的粽葉』,說這個品種的粽葉糯米比較不會沾黏,送了我一把請我們測試看看,一看粽葉的顏色,心想不太對,這八成就是染色的粽葉。拿起來聞了聞沒什麼粽葉香,回家馬上泡水,拿起來一看,顏色不均勻,青青綠綠,跟平時所使用的粽葉完全不一樣」。
林金富強調,除了檢驗以外,稽查人員首先都是依感官品評去查驗產品,返青粽葉的顏色、氣味、質感都有別於我們熟悉的粽葉樣態,這是第一步就很容易查出異常的地方:其次是既然主要進口國中國傳出濫用硫酸銅於粽葉的問題,食藥署會督導邊境管理、後市場稽查及相關檢驗單位,加強警覺並建立檢測的基本背景資料。
除了上述林金富提到的上游邊境管理外,下游的後市場稽查部分、也就是民眾端購買的消費端,食藥署則於2014 年的「舌尖上的科學 5 健康包粽」廣宣當中,特別宣導粽葉的選購技巧,提到「部分業者為了保存粽葉,可能使用亞硫酸鹽類防蟲防黴,而粽葉分為麻竹葉及桂竹葉,正常麻竹葉帶有竹葉清香,乾燥時外觀呈現墨綠色;桂竹葉聞起來,無嗆鼻臭味,乾燥時外觀有自然褐色斑點。採買棕葉時,聞起來嗆鼻缺乏竹葉清香的應拒絕選購」,該文特別提醒民眾粽葉的選購原則是「不鮮綠」。結論
網傳「返青粽葉」的原始事件是發生在中國,最早於 2008 年時就有中國媒體報導指出,廣州的粽葉抽查結果顯示銅含量超標;而台灣使用的粽葉雖有 7 成是從中國輸入,但都是乾燥粽葉,不是傳言影片中的新鮮粽葉,近五年端午稽查的結果也沒有粽葉不合格的情況發生。
資料來源:
金門龐家肉粽 - 染色返青粽葉?(教你如何辨別黑心食材)
諮詢專家:
衛福部食藥署 副署長 - 林金富
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兼任教授 - 曾德賜
延伸閱讀:
【錯誤】青蔥表面有藍礬不要吃的影片?宜蘭癌症比例很高?不實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