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1)日本 14 家電力公司申請破產,並非「日本制裁俄羅斯」造成,而是和全球疫情、液化天然氣價格飆漲等有關。(2)日本有超過 700 家電力零售商,此次倒閉的電力公司僅佔一小部分,且本身沒有發電廠,僅能透過能源市場採購。
網傳「日本跟隨美國制裁俄,結果俄羅斯一招反擊,14 家電力公司申請破產」的影片與訊息,指出日本因為制裁俄羅斯,讓俄國決定限制能源出口,導致日本國內能源價格飆漲,已經有 14 家電力公司撐不下去申請破產。經查證,2021 年液化天然氣價格就已持續攀升,日本電力零售商購電成本遽增,且因為合約關係無法隨意調漲價格,導致虧損,才會有公司被迫退場,並非如網傳因「日本制裁俄羅斯」所導致。
14 家日本電力公司倒閉是因為制裁俄羅斯?
原始謠傳版本:
日本对俄制裁,结果普京一招反击,日本14家电力公司申请破产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網傳影片宣稱 14 家日本電力公司倒閉是因為制裁俄羅斯?
網傳消息的原始出處,是日本企業調查機構「帝国データバンク」(Teikoku Databank)的一篇報導,內容指出,日本 2021 年財政年度(2021 年 4 月到 2022 年 3 月)有 14 家電力公司破產,首次突破兩位數,且倒閉數量是去年的 7 倍;此外,加上退出電力業務的公司總計有 31 家,約佔日本 700 多家電力公司的 4%。
報告中提到,這些電力公司並沒有自己的發電廠,是透過市場採購電力,從中賺取價差,如今因為市場價格飆升,讓它們購電的成本大增,進而壓縮到利潤。根據統計, 2021 年 11 月時每一兆瓦(1000 度)的電,利潤只剩 190 日元(約台幣 44 元),是高峰期的十分之一。
購電的成本雖然增加,但這些電力公司大多是和客戶簽訂長期合約,販售價格不能說漲就漲,所以業者只能自行吸收差價。隨著烏俄戰爭爆發,液化天然氣(LNG)價格持續居高不下,而日本正好是以液化天然氣發電為主的國家,約佔全國 35 - 40% 的發電量,因此才會有電力公司撐不下去。
為何液化天然氣這麼貴?《Energy Tracker Asia》分析是因為 COVID-19 流行導致消費習慣改變、世界各國對於煤炭的使用率降低,還有歐亞地區過去太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最後再加上烏俄戰爭的不穩定因素,才導致液化天然氣價格飆高。由此可知,電力市場價格並非因制裁俄羅斯而受影響,是好幾個不同原因交織而成,最終導致這些電力公司倒閉。制裁俄羅斯對日本能源進口有何影響?
烏俄戰爭開打後,日本加入美國制裁俄羅斯的行列,凍結俄羅斯總統普亭和相關政府人士的資產,禁止晶片等高科技產品出口到俄羅斯;作為反制,俄羅斯將日本列入「不友好」名單,並宣布退出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和平談判。
311 大地震後,日本減少核電廠使用,改以火力發電為主,因為本身缺乏石化燃料,需要仰賴進口,以原油、煤炭和液化天然氣(LNG)為大宗,國內以天然氣發電佔比最高(約 35 – 40%)。根據《路透》(Reuters)報導,日本 2021 年液化天然氣進口主要來源是澳洲(約 36%),其次為馬來西亞(約 14%),再來是美國和俄羅斯(各約 9%),日本天然氣公司已在考慮增加美、澳等國的天然氣進口,確保未來若是俄羅斯不再供應天然氣,依舊能保持能源使用無虞。
原油方面,由於日本有超過 92 %的原油進口來自中東地區,俄羅斯只佔不到 4%,因此不會受到太大影響;煤炭的話,日本主要進口國是澳洲(約 72%),俄羅斯其次(約 13%),不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4 月 8 日宣布,日本將逐步停止俄羅斯煤炭進口,不足的部分可能全由澳洲取代。
綜上所述,這 14 家電力公司之所以申請破產,跟日本制裁俄羅斯並沒有直接關聯,主要還是液化天然氣價格飆漲所致,網傳內容有所錯誤;而日本政府已經在尋找各種能源替代方案,減少俄羅斯能源進口量,將制裁後可能受到的衝擊最小化。
資料來源:
帝国データバンク - 「新電力会社」倒産動向調査
帝国データバンク - 新電力の倒産、過去最多の 14 件が発生 過去 1 年で累計 31 社が事業撤退
Energy Tracker Asia - LNG Prices in 2022 Bring Stability after 2021’s Volatility
Reuters - Explainer: Why Japan's power sector depends so much on LNG
Financial Times - Russia fears push Japanese gas importers to seek new suppliers
Kyodo News - Japan to phase out Russian coal imports after war in Ukr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