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先知道:
(1)肉毒桿菌中毒通常是吃到受汙染的食物,和豆腐本身關係不大,食物煮熟後食用就不會有影響。(2)富含草酸或鈣的食物,吃下肚會在腸道內結合成草酸鈣,隨糞便排出體外,不會形成結石。
(3)醫師建議避免結石最好的方法還是多喝水,少喝含果糖的飲料或少吃高鹽食物。
網傳「祖孫三代不幸全中毒!豆腐千萬別跟它一起吃,每吃一口都是送命...」的影片,內容聲稱民眾因為吃了豆腐而肉毒桿菌毒素中毒,並條列了 7 項不能和豆腐一起吃的食物。經查證,食物中會有肉毒桿菌,通常是製作過程中受汙染,民眾吃到才會中毒,和豆腐本身沒有關係;而條列中不能吃的食物大多含有草酸,它會和鈣質在腸胃道結合,經由糞便排掉,不會被人體吸收形成結石,網傳內容不正確。
吃豆腐配蜂蜜害祖孫三人差點送命?
原始謠傳版本:
祖孫三代不幸全中毒!豆腐千萬別跟它一起吃,每吃一口都是送命,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
https://youtu.be/C7MexqyLhwU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畫面擷取):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網傳影片來源為何?
網傳影片來自特定 YouTube 頻道,該頻道自製許多食品保健與養生的影片,不過內容通常只有配音念旁白,裡面的資料沒有醫師或專家背書,檢視其簡介也未有詳細介紹或是相關醫學網站連結,可信度不高。
MyGoPen 利用影片中提及的「13 歲孫女妞妞」、「祖孫三人」、「豆腐」等關鍵字進行搜索,可以看到這是 2016 年 7 月發生在中國大陸山西省的新聞,原內容是說「三人吃了自製的臭豆腐後食物中毒,被送往當地醫院救治」。網傳影片則變成三人因為吃了豆腐和蜂蜜,引起肉毒桿菌中毒,與事實不符。肉毒桿菌中毒是什麼?
在破解網傳影片謠言前,先來認識一下何謂肉毒桿菌中毒。高雄市中醫醫院黃宏庭醫師表示,罐頭製作或是蜂蜜採集過程中,若被肉毒桿菌孢子汙染,它就會存在這些食物中,一般人如果吃到,會拉肚子或肌肉無力,嚴重時可能會因呼吸困難導致死亡。衛福部將其歸類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不過台灣食品法規嚴格,近五年來僅發生過 1 起肉毒桿菌中毒通報案例。
黃宏庭醫師表示,肉毒桿菌如果致命,通常吃下去的當下身體就會有反應,不會如網傳影片說的兩、三天後才出現症狀;而要避免吃到肉毒桿菌的食物,建議食用家庭自製醃製品或真空包裝食品前應先煮熟,100℃ 加熱 10 分鐘即可破壞病菌。豆腐不能配有草酸的食物?羊肉也不行?
網傳影片列出 7 種不能和豆腐一起吃的食物,包括蜂蜜、茭白筍、羊肉、竹筍、柿子、小蔥和菠菜,影片中強調這些食物因含有「草酸」,會跟豆腐裡的鈣質結合成草酸鈣,累積在人體內形成結石。
MyGoPen 致電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營養部詢問,黃泰傑營養師表示,民眾吃下含有草酸的食物,例如菠菜、茭白筍、竹筍或小蔥之類的蔬菜,會和鈣質結合形成草酸鈣,但是是在腸胃道裡結合,直接隨糞便排出,不會進入尿道系統,也不會被人體吸收,網傳因為吃了這些東西才引發結石的說法錯誤。
黃泰傑營養師表示,台灣草酸鈣結石患者大約佔 7、 8 成,主要原因還是民眾水喝不夠,導致排尿量不足,加上現代人攝取過多高蛋白、高鹽或高果糖的食物,會增加尿液的酸性,鈣質跟尿酸在泌尿道系統中容易形成結石。
至於柿子,根據過去衛福部的闢謠資料顯示,柿子果肉含有大量可溶性單寧酸(或稱鞣酸,屬於多酚類),與蛋白質結合後會生成巨大的錯合物。黃宏庭醫師表示,如果民眾一下子吃太多,單寧酸和胃酸結合,會在胃裡形成結塊,導致腸胃不舒服,建議還是要吃成熟的柿子,單寧酸較低,並且適量食用,才不會身體不適。
最後羊肉部分,黃宏庭醫師表示以前會有紀載少吃羊肉,是因為羊肉若是沒煮熟,寄生蟲會導致肝病形成黃疸,跟豆腐並沒有關係,也不會因為兩個一起吃,引起腳氣病或維生素B1缺乏症,影片內的說法沒有科學研究依據。
總結來說,肉毒桿菌中毒是吃到受汙染的食物所引起,和豆腐沒有關係;吃了含有草酸的食物,會和鈣質在腸道內結合成草酸鈣,與人體內的結石無關;提醒民眾最好還是平時多喝水,少吃高鹽食物或少喝高果糖的飲料,才能有效預防結石。
資料來源:
衛福部 - 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衛福部疾管署 - 兒童確定肉毒桿菌中毒,食物宜熟食
衛福部國健署 - 柿子配蛋白質會結石?
諮詢單位: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營養部 - 黃泰傑營養師
高雄市立中醫醫院 - 主任黃宏庭